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知名大型國企卷入深圳地下錢莊案 上海地下錢莊案宣判 案值53億 -國稅總局詳解利息稅調整后計算方法 調減利息稅對財政影響有限 -中國制造業PMI回落至5個月最低 原材料與能源類企業處臨界點 -政府力促節能減排 強制采購產品清單將出爐 五大行業受益 通知 -勞動部:務必于8月底前完成新增養老金發放 -中國中職教育將轉向免費 助貧困生完成學業 公辦高中禁辦復讀班 - 國稅總局:利息稅調整后儲蓄機構需分段報稅 第四家基金QDII獲批 -國際清算銀行:7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小幅貶值 人民幣再破7.56  -下半年我國資產價格仍將上漲 夏斌:當前"流動性"未出現緊縮  -5家航空公司今起自由簽轉京滬快線 票價漲3成 不會形成新壟斷
潘石屹:房價快速上漲原因是土地供應不足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07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我一直強調,在目前,房價快速上漲的原因是前兩年土地供應不足,在需求一定的情況下,供應就決定了市場的價格。

從中國目前情況來看,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在房價的暴漲問題上,都是一樣的,都是因為土地供應不足。而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新興市場,新興市場的特點是利潤率高、風險大、規則不是很清晰。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用不了幾年時間,二線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一定會發展起來,同時市場規范和銷售規模也會隨著放大。

近期焦點網發布了12城市樓盤漲幅榜,全國各地的房價在近一年多的時間內加速上漲,有的樓盤從2006年1月至今漲幅高達200%;在北京,單價在15000元/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宅中,有的漲幅超過100%。日前建行研究部的報告也指出,如果政府不出臺更有針對性的調控政策,下半年房地產價格將加速上漲。

我認為,房地產的價格主要是取決于過去兩年時間里土地的供應量,要扭轉目前地價和房價暴漲的根本辦法,就是增加土地的供應和拿出未來可以供應土地的辦法來。因為從市場上來看,土地的供應轉換成房子的供應,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這一兩年的時間一半是政府的審批,另一半是房地產商規劃和設計的時間。有些城市出現了囤積房子不銷售的現象,根本原因還是認為未來土地供應一定會不足,房價還會上漲,在這種預測下,才出現這樣的怪現象。而消除這種怪現象的辦法也只有一條,就是增加土地的供應。

在過去的一兩個月時間,許多大房地產公司,包括香港地區的房地產公司,都在不斷地坐飛機從這個城市飛到那個城市,參加土地的“招拍掛”,同時,土地的價格也不斷創出新高。我在媒體上看到政府有關部門在增加土地的供應量,并列出了許多計劃數字。

其實,土地的供應與市場上彩電、豬肉的供應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土地是不動產。比如在新疆供應土地對北京是不會造成影響的,同樣,在北京的密云、門頭溝增加土地的供應量,對市中心的房價也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所以我們研究土地供應計劃,不能僅看一個總的數字,而要看這些土地分布在什么區域,這些土地的用地性質是什么,是商鋪、寫字樓、住宅、雙限房、經濟適用房還是政府建的廉租屋?

政府提出新的、可以實施的土地供應計劃,使市場上房屋和土地的供求關系能趨于平衡,就會抑制地價不斷創新高,房價不斷創新高的局面。(作者為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聯席總裁)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相關文章:
居民"小康"因房價"感冒"樓市上火冷了富裕感
北京二手房價強勁反彈 十強樓盤上半年漲28.7%
中國房價在宏觀調控下不斷創出新高
專家:均價上漲不快不能掩蓋市區房價上漲快事實
房價定價存在壟斷現象 北京放量中小地塊以抑價
南京地價房價相互抬升 開發商囤房消極抵抗調控
廣州中心六區房價11512元 投資客支撐高房價
廣州平均房價首次突破9000元大關
1219億美元熱錢已進入中國 導致股價房價飆升
建行研究部:下半年房價將加速上漲 政府須調控
浙江嘉興大量供應土地以穩定房價 變廉租房為廉租補貼
廣州房價優勢引來深炒房團 “調控洼地”引投機
圖片新聞:
上海世博會千米通道09年竣工 將成未來上海城市交通主軸
杭州錢塘江潮水卷走30多人 22人獲救11人失蹤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投資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車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