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在溫州民營企業中名望甚高的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告訴記者,聽聞他來滬參加“創業投資高峰論壇”,許多朋友打電話給他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溫州人準備轉來炒創投了?”。
不過周德文表示,溫州民間資本具有合理的逐利天性,它們已經嗅到了創業投資領域的高收益味道,正在逐步進入這一領域,并自發形成投資聯盟,這是在溫州制造業目前不景氣狀況下的合理選擇,“雖然外界對溫州資本的運作往往冠以‘炒’的帽子,但溫州資本進軍創投領域是投資,不是投機”。
20%中小企業瀕臨停產
民間資本瞄準創投
曾經親自組團參與過溫州民營資本進軍房地產領域、煤、油能源領域甚至軍工企業領域的周德文表示,近年來,受國家銀根緊縮、上游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等諸多因素影響,溫州民營制造業面臨一定的困境,他表示,目前溫州中小企業大約有20%處于停工或半停工狀態。
在這一背景下,周德文表示,溫州高度密集的民間資本目前已經達到6000億元之巨,進行對外資本投資是這些游離資本的必然選擇。他透露,溫州資本已經設立了數家創投公司,包括兩年前最早設立的溫州創投公司——首華創投。
周德文稱溫州資本搞創投的優勢有三:首先是兵團優勢,可以發揮溫州特有的抱成團的“螞蟻經濟”優勢,憑借良好的信用體系,發揮“小資本、大集聚”的成效;其次,溫州具有豐富的民間投資經驗,早在改革開放初期,便在溫州產生了類信托模式的“活匯”這一融資方式,堪稱創投雛形;最后,溫州已具備自身響徹海內外的品牌優勢。
1999年創立國內最早的創投公司——上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現任上海創投企業協會會長的華裕達也表示,創投資金的來源應該多元化,尤其應該有更多民營資本的參與,在民營資本日趨超越政府資本成為創投資本主流的今天,他對民間尤其是溫州資金有更多期待。我國早期的兩大創投公司——上海創投和深圳創新投均為政府出資,前者由上海市政府出資6億元設立。
溫州資本形成
創投“聯盟型”基金
日前,在溫州最大的寫字樓溫州財富中心的17樓內,曾經轉戰過機械制造、房地產等多個傳統行業的溫商林阿信正準備實施其“聯盟型”基金的募集方案。林阿信創立的首華投資既是溫州首家創投公司,也是匯聚各路溫州資本的典型。記者獲悉,該公司第一期3000萬元創投基金,除了來自林氏旗下實業外,還來自上海溫州商會會員。首華創投的30位股東全部是溫州籍商人。
除了“抱團模式”產生的首華創投外,溫州資本近日還設立了一家有限合伙制創投機構“東海創投”。
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溫州資本的“聯盟型”基金募集方案為,由一家創投機構發起基金聯盟,投資者們簽訂一個“意向協議”,只需承諾參加包括凈值調查、財務審核、對象評審等主要過程,而不用把資金交給該創投機構做日常管理。只有當聯盟成員最終決定參與投資時,再交出資金,一旦項目投資成功退出,則發起的創投機構可以優先獲得部分利潤,如20%-30%不等。本報記者 王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