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上海市政協副主席王榮華,今天在此間舉行的二00八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上指出,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大趨勢推動下,中國與東盟"10+1"自由貿易區的戰略框架開始顯示其巨大的發展動力;同時,世界經濟失衡更增強了中國與東盟發展區域合作的必要性。
他說:"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站到了國家戰略的最前沿。"
最近一段時期以來,由于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震蕩已經威脅到美國資本市場的穩定性;世界市場的油價高漲和美元持續貶值引發全球性通貨膨脹的危險在增加;熱錢流動和貿易順差又給東亞國家造成更大的貨幣升值和通脹壓力。由于東亞國家對于全球資金流動和美國市場的高度依賴性,世界經濟的上述變化無疑對于東亞經濟發展產生了嚴重的不確定性。外部市場萎縮及外部資金流入減少,亦將迫使東亞、特別是東南亞國家必須把未來增長的主要動力,轉向本地區市場和地區內的資金流動。
"個別國家難以抵御如此巨大的外部壓力和風險,越南目前發生的金融風波就是例證。"王榮華說,加快發展中國與東盟的區域合作,就是北部灣地區應對世界經濟失衡、防范市場風險、實現"10+1"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加快開發,就是以中國市場和東南亞市場的一體化進程來增強共同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
王榮華說,從國內發展戰略的角度來看,加快開發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中國區域均衡發展戰略新布局的需要,是國家開發中西部地區的新增長極。
他說,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一直是逐步擴大、不斷推進的。尤其在地域布局上,從二十世紀八十年初開放深圳等特區,到九十年代初浦東開發開放,再到二十一世紀初加快開發天津濱海新區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都是國家戰略的有機構成,由此形成了中國沿海開放帶的整體構成。
他說:"我們深信,三十年后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必將轉向中西部地區。"
王榮華認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又是沿海開放戰略、沿邊開放戰略和國家西部發展戰略的結合部。作為中國大西南地區最為捷徑的出海大通道,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為了改變全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點必然逐步向中西部轉移,廣西北部灣地區在此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
"國務院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表明,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促進大西南地區對外開放、帶動和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完善中國沿海沿邊經濟布局的重要戰略舉措。"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