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糧集團將發起成立一只糧食行業的產業基金,有興趣的機構可以跟我們聯系。”
9月20日,吉林糧食集團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姜建華在“2008秋季糧油市場信息報告會”上,向全場企業發出邀請。
姜建華隨后向本報記者透露,該基金的管理公司已經成立,預計下個月就可以開始募集,一期募集資金預計在5億元左右。其投資方向將為糧食深加工、物流等領域,并有可能參與糧食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
這將是中國糧食行業第一只產業基金。其出爐的時間,正值糧食加工行業的敏感時期:大量深加工和貿易企業虧損或者瀕臨倒閉。而作為重要投資力量的外資糧商,進入糧食加工行業已沒有幾年前這么容易。比如,根據發改委新近出臺的《關于促進大豆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外資糧商進入這個行業就受到了限制。
吉糧產業基金起步
5億元對于其他行業是杯水車薪,但是對于糧食行業,已經有了一定規模。
而由于中國逐步收縮外資企業進入糧食行業的政策,投向糧食行業的外資相對其他行業并不多,2007年,農業投資占中國FDI比例不足3%。目前在中國投資最大的外資糧食加工企業益海集團,其在佳木斯投資大米和大豆加工,號稱產糧大省黑龍江最大的糧食深加工項目,也不過3期投資10億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盡管吉糧集團是目前中國僅次于中糧的第二大糧食加工和貿易集團,截至2008年6月30日,吉糧集團賬面資產總計552699.31萬元,負債總計466489.09萬元,凈資產9億左右,年利潤1億元左右。
在過去的幾年中,吉糧先后嘗試過引入戰略投資者、上市等多種渠道籌集資金,但都因為各種原因未能成功。
因此,利用金融資本,推動糧食產業投資,進入吉糧集團的整體規劃,2008年6月,吉糧集團黨委擴大會議宣布,要設立糧食產業基金,實現傳統產業與現代資本的有機融合,不斷實現增值創效。
據本報記者了解,吉糧集團此前已經與北京大學接觸,準備合作進行基金的創設、募集和管理。其成立產業基金的依據是2007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合伙企業法》。而按照目前操作的慣例,這種規模較小的基金,一般不用報國家發改委審批,在地方備案即可。
“糧食行業內不少中小企業目前虧損厲害,主要原因就是不能進行套期保值,無法進行風險管理,我們推出產業基金,也可以對他們提供幫助。”姜建華說,但是他并沒有明確肯定,該產業基金是否會進入期貨市場。
一位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雖然中國期貨市場機構投資者資料并不完善,但是目前已經有來自浙江等地的一些私募基金參與農產品(15.19,0.01,0.07%,吧)期貨投資。
業內開始洗牌
此只產業基金入市,正值糧食加工業第二次洗牌之際,令外界產生更多期待。“大豆企業今年肯定會死一批。”姜建華在糧油市場信息報告會上表示。
上一次洗牌發生在2004年,在一年內,進口大豆價格從接近5000元/噸,急速跌到每噸3000多元。國內中小油廠紛紛倒閉、華農這樣的大企業也不得不賣出自己大部分的大豆加工能力。最后,新加坡豐益集團和“ABCD”(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四大糧商以較低成本進入,通過大量收購兼并,控制了中國大部分的大豆加工能力和食用油市場。
4年之后,2008年3月和7月至今,大豆價格兩度急速下跌,目前進口大豆價格已經從7月底的5500元/噸左右,下跌到4500元/噸左右,進口商損失慘重。在9月的哈爾濱,“2004年重現”,已經成為業內共識。不管是外資企業還是內資企業,期貨市場操作成為最重要的利潤來源。
“我們今年賺了1個億左右的利潤,”姜建華說,“但是全部來自期貨市場,現貨沒有賺到錢”。
中糧集團、中紡糧油和九三油脂是目前中國三大國有油脂企業,“中糧應該是賺錢的,因為兩次美國大豆下跌的時候他們都在做空”,一位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九三的情況不太清楚,但是他們在東北的廠肯定虧了”。
一兩個月前,業內曾經傳出中糧將并購九三的傳聞,但隨即被九三總經理田仁禮否認。田向本報記者表示,關于九三巨虧的傳言不屬實。
而另一被傳言虧損的中紡糧油,其副總經理李向華明確向本報記者表示,日前其委托代運代儲的中盛糧油出現問題,造成了中紡的損失,但是在進口大豆方面,由于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處理,損失不大。
中紡糧油一位地方分公司經理向本報記者表示,中紡糧油在山東新建油廠的項目仍然在繼續推進,沒有聽說集團出現資金問題。
8月下旬,占據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前兩位的益海集團和中糧集團,大幅下調食用油價格,則被業內解讀為已經發出了明確的洗牌信號:這兩大集團都被認為已經在期貨市場中獲利頗豐,目前有足夠的實力來打壓其他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
“某些企業由于操作不當,比如進口了過多大豆,無法消化這么高的成本,虧損是肯定的”,某糧油企業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業內洗牌已經開始,估計接下來肯定會有比較知名的大型企業虧損或者被收購。”他同時透露,該企業已經開始籌備收購計劃。據他所知,不少利潤較好的跨國糧商和國有大企業,都已經加速了和地方企業的合作談判。
但是由于中國政府政策收縮,目前還不清楚跨國糧商這次能夠斬獲多少。預計如果對外資限制繼續加劇,可能會給國內大企業和類似的產業基金更多機會。迄今為止,在中央政府層面,目前只明確提出大豆加工業限制外資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