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王逸舟: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系主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持續深化的美國次貸危機和經濟衰退,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誘發以外交事件或戰爭方式轉嫁危機的各種陰謀與沖動。
——王逸舟
倪樂雄:
上海政法學院政治學系教授。
如果此輪金融危機持續5年左右,意味著美國與其他大國實力對比將進一步發生變化,“一超多強”的格局將面臨調整。
——倪樂雄
孫學峰: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副教授。
美國人以往引以為傲的體制和發展模式,如今在危機中受到廣泛質疑。如果美國再像以往那樣轉嫁危機的話,對美國軟實力的傷害還會更大。
——孫學峰
華爾街引發的金融海嘯,正在席卷世界各地,目前這一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危機仍在發展與深化之中。
從國際政治的層面來看,金融危機持續時間的長短、后果的烈度等,正在對國際政治版圖產生微妙的影響。
本周圓桌會議,我們特邀三位著名的國際問題專家展開討論。
專家們認為,目前不應低估這場始發于美國、并逐步擴散到全球的危機對美國軟實力、歐盟未來發展、戰爭或沖突可能帶來的影響。
本報記者 李明波
影響之格局
警惕危機擴散至政治領域
廣州日報:請各位專家點評一下這次金融危機對國際政治格局的影響?
王逸舟:正如克勞塞維茨所指出,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持續深化的美國次貸危機和經濟衰退,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能誘發以外交事件或戰爭方式轉嫁危機的各種陰謀與沖動。
警惕危機轉嫁
在我看來,美國某些實力人物、新保守派策士和軍工集團,近一段時期對伊朗與朝鮮核問題“進展緩慢”不耐煩的表達,在格俄沖突上“拉偏架”的挑釁姿態,就有這種危險的味道。美國官方的宣布政策和實際作為之間,經常存在大的差距;這種差距并不必然帶來國際政治的沖突,要視環境、條件等狀況而定(當然,有時還加上個別人的“失誤”)。
我們不應低估這場始發于美國、蔓延到全球的危機的嚴重性,它至今也許還沒見底,未來沖擊波還可能連連不斷;同時,我們也不要低估美國人擺脫危機的能力,更不可一廂情愿地把自己國家的前景寄托于美國的徹底失敗上面。美國是一個善于應對危機的強大國家。歷史已多次證明了這一點。
不要忘記,在經濟全球化平穩推進的時期,在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主導下,發達國家贏得大部分利潤和好處的同時,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也都從中受益;而在動蕩曲折的階段,主宰危機消解進程的主要國家和國際制度,必然也會采取措施,迫使體系內的所有成員“共患難”,將不管看上去是自愿的方式還是渾然不覺的形式。這是當代國際政治的現實,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
歐盟初顯裂痕
倪樂雄:如果此輪金融危機持續5年左右的話,美國與其他大國實力對比將進一步發生變化,“一超多強”的格局將面臨調整。從歷史上看,古羅馬帝國、英帝國的衰落都是從“貨幣危機”開始的。這次危機,首先使美國新自由主義模式受到沉重打擊。此次危機發生后,美國政府被迫收購、接管眾多金融機構,部分實現了金融領域的國家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的軟實力在金融海嘯中受到極大創傷,能否恢復到全盛時代,還是未知數。至少,美國以外的人們,在不迷信甚至抗拒美式金融規則游戲的同時,對美式民主也不再迷信和盲從。
在金融海嘯中,歐盟受害很大,這也是歐盟成立以來首次面臨的最嚴重的危機。歐盟成立初期,發展是比較理想的,當時的成員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相當,即使遇到金融海嘯,應對的能力也比較強,衍生的問題也沒有這么復雜。
歐盟的迅速擴大,使歐盟實際上出現了發達與相對不發達兩個板塊,后者希望依靠歐盟“發達板塊”,加快本國發展并且坐享歐盟的紅利。金融海嘯一來,歐盟內部的不平衡立即成為尖銳矛盾。
面對危機,中國等國將更加堅定走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管理模式。新自由主義模式對世界的吸引力將大大削弱,國家資本主義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選擇。
美軟實力受創
孫學峰:從國際力量的格局看,美國一家獨大的霸權地位受到的影響非常大,當然這種影響要分開看。從硬實力看,美國GDP、軍事力量等方面的影響不大,因為美國受影響同時,別國也都受到影響。美國媒體有一個形象比喻:如果美國巨人被洪水淹到了腰部,那么小國早在水下10英尺了。
美國受影響最大的,還是自己的軟實力,美國人以往引以為傲的體制和發展模式,如今在危機中受到越來越廣泛的質疑。這種質疑極大地傷害了美國軟實力。如果美國再像以往那樣轉嫁危機的話,這種傷害還會更大。
影響之戰爭
引發戰爭可能性大大降低
廣州日報:上世紀30年代的華爾街危機與二戰爆發有密不可分的聯系,這次危機會對可能的戰爭或沖突產生怎樣的影響?
倪樂雄: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上一次的華爾街危機。當時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蕭條,引發了各國政局大變動和世界思潮的轉向,對二戰的爆發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德國走向納粹主義,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美國推行羅斯福新政。國家資本主義取代自由主義成為主流思潮。此后,大國關系重新分化組合,世界局勢動蕩加劇,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
此輪金融危機不會使世界重蹈歷史覆轍,想再爆發一次世界規模的戰爭可能性不大。因為現在的國際環境和70多年前,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70多年前,大國們都在等待一場戰爭,金融危機只不過加速了戰爭的腳步。現在處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再加上核武器的威懾力量,戰爭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但我認為,這場危機對各國政局、世界思潮和國際政治的影響會不斷顯現。
王逸舟:這場危機甚至是當代經濟史、金融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機。目前這場危機并未結束,可以說仍在深化之中,危機的源頭——美國還在發出這樣或那樣不詳的信號,人們不得不對更壞后果有更充分的思想準備。
盡管迄今為止危機主要還限于經濟學家和政府經濟官員應對的范圍,但我認為,必須認真評估這場全球重大經濟危機可能引發的政治、社會、安全和其他非純粹經濟的后果,未雨綢繆、早做決斷。
我剛剛提到了,這場金融領域的危機,很可能誘發以外交事件或戰爭方式轉嫁危機的各種陰謀與沖動。
當然能否出現大規模戰爭,我現在也無法做肯定的結論。畢竟危機還處在一個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各種結果的可能性都存在。
影響之國家
“冰島破產”動向值得關注
廣州日報:最近陷入國家破產尷尬的冰島,在危機后的舉動值得關注。這是否可理解成國際政治版圖變動的前兆?
倪樂雄:冰島作為一個小國,金融創新十分發達,金融危機的沖擊幾乎使其面臨經濟崩潰,急需外國資本救援。但美國自身難保,歐盟無暇他顧,冰島只好向擁有500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俄羅斯求援。
冰島作為北約成員國,美歐在此刻束手無策和袖手旁觀,而俄羅斯卻能拉一把。
如果更多歐盟中小國家都出現危機,俄羅斯出手相救,則對歐洲地緣戰略格局會帶來更大影響。
孫學峰:我覺得冰島求助俄羅斯也是無奈之舉。
首先,冰島僅僅是北約成員國,不是歐盟成員國,而北約僅僅負責安全事務,因此歐盟不救它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最重要的問題是,現在大家都沒有錢,不像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那樣見死不救。至于說冰島從北約倒向俄羅斯懷抱的可能性同樣不大。很難想象,一個國家會為了40億歐元改變自己國家的前進方向。
金融版“9·11”
在有些美國媒體看來,這次華爾街金融海嘯不亞于7年前的“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