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代爾教授做演講。 龍成關 攝
□信息時報記者 李鶴鳴 陳永華 葉靜 梁健敏
有“歐元之父”之稱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蒙代爾教授昨天來到廣州,出席了由廣東浙江商會和稀視傳媒主辦的“首屆全球浙商高峰論壇”,吸引國內近千名企業界人士到場旁聽。中國經濟何時反轉,美國經濟何時復蘇,面臨危機的中國企業還有哪些機遇等等問題目前懸而未決,眾多企業家對未來中國經濟前景感到彷徨。對此,蒙代爾教授帶來了他對當今全球和中國經濟的深刻分析,并拿出了一整套拯救金融體系、挽救經濟衰退的方案。
給各國經濟把脈:
美國最先反轉
中國可能殿后
在昨天的論壇上,來自深圳工商學院的楊教授就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的未來發展趨勢,特別是中美兩國的經濟下行何時出現反轉向蒙代爾教授咨詢意見。面對如此敏感的問題,蒙代爾教授沒有像其他一些經濟學者那樣閃爍其辭,而是將自己的“直覺”和盤托出。
“美國經濟將在2009年上半年走出衰退。”蒙代爾對于全球經濟的恢復顯得非常樂觀,他還認為,到2009年第三或四季度,歐洲經濟體也將反轉復蘇。而對于日本經濟,他的看法相對悲觀:“過去15年,日本經濟增長一直緩慢,因此在此次全球經濟危機中衰退也不十分明顯,也正是因為衰退的幅度不大,日本經濟復蘇的速度也不會很快。”
今年早些時候以高盛為代表的海外投行一度大幅唱空中國經濟,認為明年中國的GDP年增長將會明顯放緩至6%。但蒙代爾認為,對于中國經濟體來說,2009年經濟增速不會下降得這么明顯,但確實會有2年左右的慢速增長過程。此外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調整時間還將持續1年半左右時間,目前中國的房價仍然過高,房地產需求特別是商業地產的需求在急劇下降,整個房地產行業利潤下滑,由此拖累新項目施工放緩,整個房地產低迷的表現至少將持續到2010年上半年。
為經濟衰退開方:
匯率掛鉤發消費券大減稅
重建國際貨幣體系
蒙代爾以成功設計歐元而被譽為“歐元之父”,然而在當前美元不斷貶值的壓力下,他卻高呼要重建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蒙代爾認為,全球匯率的穩定是全球金融市場回復秩序的前提,盡管經濟危機自美國爆發,美元的貶值壓力巨大,但美國的國家信用仍然強大,無論是歐元、日元還是人民幣都難以對美元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構成挑戰。
他認為,重建國際貨幣體系可以分兩步走:首先是人民幣與美元進行掛鉤,然后歐元與美元進行掛鉤。他還希望人民幣能夠與日元結成聯盟。他甚至提出建立國際多邊貨幣聯盟的方案。所有這些方案的最終目的就是,建立一個類似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有學者認為當前美國經濟已經不足以支撐美元的地位,不過蒙代爾表示,當前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中國經濟盡管最近20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速度,但估計要到2040年經濟總量才能與美國接近。在當前金融危機蔓延下,中國經濟勢難獨善其身,中國政府應該積極應對,防止經濟進一步下滑。
發萬億消費券拉內需
對于4萬億的政府投資計劃,蒙代爾卻評價為:“如果中國僅僅把經濟集中在醫院、保健、基建等公共投資項目上,是不可能由此讓中國避免遭受經濟衰退的,而應該做得更多?!?/p>
蒙代爾進一步提出,為了刺激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中國政府可以向普通民眾發放1萬億元的消費券。他同時建議美國政府也可以發放5000億美元消費券來刺激經濟?!跋M券通過老百姓購物到達零售商的手上,商家可以用這些消費券抵扣企業賦稅,從而把政府多余的財富還返給企業和民眾?!?/p>
“1萬億相對中國一年GDP的總量來說,刺激并不大。”中國一年的GDP總值為28萬億,即1萬億元的有效需求僅為3.5%。因此,蒙代爾建議,消費券需要設定3個月的有效期,相對于一個季度的GDP數值,有效需求比例增大為14.28%。假設1萬億元的消費刺激未達到預期效果,則可以再推行一個季度。他認為,歐美國家擔心發放消費券的做法會動搖百姓的消費信心,如果中國能夠取得成功,則會成為其他國家推出同樣措施的榜樣。
大幅減免企業賦稅
面對金融危機,2009年中國出口企業究竟應該冬眠、冬泳還是冬獵?蒙代爾表示,未來中國不會存在通脹的擔憂,而通縮將變得更加明顯。他對今年以來中國政府在國際市場增持5000億美元的外匯資產(其中主要是美國國債)的做法不以為然,他認為這些資金應該更多被用到國內的實體經濟中。
此外,蒙代爾還對去年稅改后的企業所得稅新政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表示,改革后的企業所得稅征收辦法對所有企業實行稅率平等這是正確的,但是統一為25%的稅率對于外資企業來說仍然是提高了門檻,削弱了廣大出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如果要刺激出口增長,正確的辦法是把統一的稅率降下來。他以德國在上世紀面臨經濟衰退時的減稅政策作為榜樣(當時德國率先把企業所得稅從38.7%下調到15%,迅速使德國的經濟走出衰退),認為中國和美國都應該盡快將本國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由現行的35%降低到15%。
蒙代爾還認為,中國的財政收入充沛,在必要的時候,可能還要采取更為激進的做法,“征收企業所得稅這樣的爭論一直是存在著的。是否一定要向企業征稅?它的合理性我是提出質疑的?!?/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