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麥836、中油5628等56個小麥、油菜品種業(yè)經(jīng)第二屆國家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定通過,現(xiàn)予公告。
二○○八年十二月二日
審定編號:國審麥2008001
品種名稱:內(nèi)麥836
選育單位:四川省內(nèi)江市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品種來源:5680/92R133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88天左右,比對照川麥107早熟3天。幼苗半直立,分蘗力中等,長勢旺,冬季苗葉輕微黃尖。株高79厘米左右,株型緊湊,成株葉片中等寬度、上沖,莖稈彈性好。穗層較整齊,穗長方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zhì),較均勻、飽滿。平均畝穗數(shù)22.6萬穗,穗粒數(shù)44.0粒,千粒重43.6克。抗倒性好。接種抗病性鑒定:條銹病、白粉病免疫,慢葉銹病,中感赤霉病;個別區(qū)試點有條銹病發(fā)生。2006年、2007年分別測定混合樣:容重767克/升、772克/升,蛋白質(zhì)(干基)含量12.74%、12.69%,濕面筋23.2%、26.1%,沉降值25.0毫升、28.8毫升,吸水率52.7%、53.6%,穩(wěn)定時間3.6分鐘、4.4分鐘,最大抗延阻力343E.U、480E.U,延伸性15.6厘米、14.2厘米,拉伸面積74.9平方厘米、90.5平方厘米。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5-2006年度參加長江上游冬麥組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量387.9公斤,比對照川麥107增產(chǎn)5.1%;2006-2007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量395.27公斤,比對照川麥107增產(chǎn)5.0%。2007-2008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343.42公斤,比當(dāng)?shù)貙φ掌贩N增產(chǎn)0.94%。
栽培技術(shù)要點:10月28日-11月10日播種,每畝適宜基本苗12萬-14萬苗,適宜在較高肥水條件下種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biāo)準(zhǔn),通過審定。適宜在四川、貴州中部和西部、重慶東部、云南中部田麥區(qū)、甘肅徽成盆地川壩河谷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麥2008002
品種名稱:西科麥4號
選育單位:西南科技大學(xué)
品種來源:墨460/9601-3
省級審定情況:2007年四川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90天左右,與對照川麥107相當(dāng)。幼苗半直立,分蘗力較強(qiáng),苗葉較披,生長勢較旺。株高95厘米左右,株型較緊湊,成株葉片中等長寬。穗層整齊,穗長方型,頂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zhì),均勻,較飽滿。平均畝穗數(shù)24.7萬穗,穗粒數(shù)40.2粒,千粒重44.3克。抗倒性中等。接種抗病性鑒定:葉銹病免疫,高抗條銹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個別區(qū)試點有條銹病發(fā)生。2006、2007年分別測定混合樣:容重782克/升、800克/升,蛋白質(zhì)(干基)含量13.87%、14.32%,濕面筋含量27.3%、31.3%,沉降值28.9毫升、31.1毫升,吸水率52.7%、54.9%,穩(wěn)定時間3.0分鐘、2.9分鐘,最大抗延阻力260E.U、270E.U,延伸性18.0厘米、17.0厘米,拉伸面積64.4平方厘米、63.4平方厘米。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5-2006年度參加長江上游冬麥組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385.5公斤,比對照川麥107增產(chǎn)7.1%;2006-2007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量405.87公斤,比對照川麥107增產(chǎn)7.8%。2007-2008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357.66公斤,比對照增產(chǎn)5.12%。
栽培技術(shù)要點:霜降至立冬播種,每畝適宜基本苗12萬-14萬苗,適宜在較高肥水條件下種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biāo)準(zhǔn),通過審定。適宜在四川、貴州、陜西漢中和安康、湖北襄樊、重慶西部、云南中部田麥區(qū)、甘肅徽成盆地川壩河谷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麥2008003
品種名稱:資麥1號
選育單位:四川萬發(fā)種子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綿陽29/川麥25
省級審定情況:2006年四川省農(nóng)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89天左右,比對照川麥107早熟2天。幼苗半直立,分蘗力強(qiáng),苗葉短窄,色淡,生長勢旺。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較緊湊,莖桿韌性較好。穗層整齊,穗長方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zhì),均勻、飽滿。平均畝穗數(shù)26.35萬穗,穗粒數(shù)40.25粒,千粒重42.15克。接種抗病性鑒定:條銹病免疫,慢葉銹病,中感白粉病、赤霉病;個別區(qū)試點有條銹病發(fā)生。2006、2007年分別測定混合樣:容重786克/升、781克/升,蛋白(干基)含量12.77%、12.86%,濕面筋20.8%、27.2%,沉降值23.3毫升,30.7毫升;吸水率53.1%、54.0%,穩(wěn)定時間1.8分鐘、3.4分鐘,最大抗延阻力285E.U、345E.U,延伸性14.2厘米、15.6厘米,拉伸面積55.9平方厘米、71.8平方厘米。
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5-2006年度參加長江上游冬麥組品種區(qū)域試驗,平均畝產(chǎn)量391.2公斤,比對照川麥107增產(chǎn)8.7%;2006-2007年度續(xù)試,平均畝產(chǎn)量398.03公斤,比對照川麥107增產(chǎn)5.7%。2007-2008年度生產(chǎn)試驗,平均畝產(chǎn)355.58公斤,比當(dāng)?shù)貙φ掌贩N增產(chǎn)4.51%。
栽培技術(shù)要點:立冬前后播種,每畝適宜基本苗13萬-16萬苗,在高肥力條件下種植,控制氮肥用量。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biāo)準(zhǔn),通過審定。適宜在四川、重慶、貴州北部和東部、云南中部和北部、陜西漢中和安康、湖北襄樊、甘肅徽成盆地川壩河谷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