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4月15日訊 中國社會科學院15日發布的2009年《農村經濟綠皮書》指出,2008年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逆差為歷史最大。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和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聯合編寫的2009年農村經濟綠皮書《2008~2009年: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農村經濟綠皮書》指出,2008年中國農產品進口增長明顯大于農產品出口增長,進出口逆差擴大到181.1億美元,成為中國歷史上農產品對外貿易逆差最大的年份。
2008年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依然保持較快增長。盡管受到世界糧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影響,但是中國農產品進出口額不僅連續第9年增長,再次創造歷史新記錄,而且保持較高的增長率。農產品進出口逆差由2007年的43.7億美元急劇上升至181.5億美元,增加3倍多。
《農村經濟綠皮書》分析指出,主要有四個因素導致農產品貿易逆差擴大。
1.在國際糧食價格大幅度上升背景下,中國不僅需要進口大量大豆,而且缺少大豆貿易定價的話語權,其結果是被迫進口高價大豆。2008年大豆進口平均單價同比增加56%,若按上年大豆價格購買,大豆進口這一項就多支出約79億美元,這是中國農產品進出口逆差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2.農產品進出口價格指數之間存在差異。2008年1~11月,中國農產品進口價格指數為137.7,農產品出口價格指數為115.2,即農產品進口價格上漲幅度大于農產品出口價格上漲幅度。
3.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國際市場需求不斷下降,直接影響了中國農產品出口增長。其中,水產品出口增速減緩,一些出口企業反映,近年來國外進口商的水產品訂單減少,特別是對蝦等高檔水產品訂單明顯減少。
4.農產品安全性是影響農產品出口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近年來中國農產品出口仍有農藥超標等情況,尤其是“三鹿奶粉”事件出現后,美國、德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禁止進口中國奶制品。10月份,中國奶制品進出口數量從上月的19000噸急劇下降至1036噸。日本等國家對中國飼料等增設“三聚氰胺”檢測,許多國外進口商出于安全考慮取消或減少中國農產品訂單。
盡管未來要繼續應對國際糧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影響,《農村經濟綠皮書》對2009年農產品對外貿易持樂觀態度。研究者在宏觀層面上分析指出,2009年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仍將繼續增長,但有可能增速減緩;與此同時,農產品對外貿易逆差仍然存在,但逆差值將會明顯縮小,其主要理由有:國際大豆價格處于家底水平,大豆進口額將會明顯減少;國際植物油價格走低,以及食用植物油進口量可能減少;紡織品出口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棉花進口量可能繼續減少;糧食出口政策將會調整,糧食及其加工品出口有較大幅度增長。中國堅持對外開放和互利共贏方針,以及國內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這是推動農產品對外貿易增長的動力源泉。
中國社科院15日上午舉行“2009年《農村經濟綠皮書》發布暨農村經濟發展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和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介紹了綠皮書的主要內容,并邀請有關方面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進行專題研討。中國網進行了現場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