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預測二季度GDP增7.9% CPI和PPI繼續雙負][經濟景氣持續上升 年內加息可能性小]
針對下半年經濟形勢,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張立群、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這兩位專家認為,至少在今年不用擔心我國出現通脹。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未來在“保增長”上仍有余力,但下半年宏觀調控的相機抉擇因素將有所增多。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未來的物價形勢?
張立群:今年我國出現物價總水平持續上漲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局部的物價會上漲,比如資產價格上漲、食品價格、進口初級產品和原油價格上漲很可能會出現。
供給方面來看,目前我國產能規模還相當大,像重化工業等行業的產能過剩還很明顯,要通過投資、消費的持續擴大來拉動包括這些領域在內的供求關系改變,從而引起價格上漲,我覺得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住房和股票價格較快上漲,可能會帶來心理預期的改變,如果未來發生通脹的話,有可能從這一塊開始。還有就是輸入性的通貨膨脹,如果今年中國經濟比較快地恢復,有可能帶動國際期貨價格快速上漲。這些價格的上漲通過進口渠道會對國內的一些產品價格形成沖擊。還有一個值得擔心的問題就是,今年豬肉、油料作物等農產品穩定生產面臨較大困難,如果出現減產的話,明年食品價格也有可能會上漲。當然有關部門正在采取措施,避免像2007年那樣的物價大幅上漲現象再度發生,但也要引起警惕。
這些因素疊加起來看,今年不會出現全面的物價水平上漲。但是資產價格快速上漲,包括初級產品和進口價格的上漲可能會發展和蔓延,這種發展和蔓延對我國的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很不利的。
汪同三:我認為今年底之前不會出現通脹。通脹是滯后因素,因為只有經濟起來后,才會出現通脹。目前股市、樓市出現價格上漲的現象,更多是一種正常的波動。我國的股市和樓市價格與實體經濟還有一定的距離,這些市場還很年輕,沒有完全起到經濟晴雨表的作用。
當然,通脹有很多因素,當前我國的投資這么高,貸款這么多,在正常情況下,將可能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但是我們現在是特殊時期,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形勢下,有必要采取這些看起來矯枉過正的措施。但是我們應該警惕和關注這些措施可能引起的負面影響。通脹向來是滯后的,滯后一年以上,未來如果出現通脹也是明年下半年,而今年絕對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