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工資增幅9年來最低,這便是國家統計局在8月初揭示的數據結果。統計顯示,上半年職工工資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5.1個百分點,為2001年以來最低,說明工資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
盡管在同一統計時間段內,CPI負增長1.1%,但是居民的“收入感”確實不及從前。幾年前的中國即便是剔除掉物價上漲因素,職工的工資收入水平依然步步高升。這種世界罕見的迅速增長,讓發達國家也難以企及。
金融危機之后,居民“收入感”不斷減退的原因無外乎幾點。
首先,由于金融危機的肆虐,企業訂單減少,市場份額縮小,利潤縮水之后的工資自然“變薄”。第二,財產性收入縮水。由于實體經濟的不景氣,資本市場在信貸的襯托下出現混亂的波動。股民不敢入市,入市也掙不到錢。第三,在通脹的預期之下,居民生活成本被抬高。最明顯的跡象便是房地產市場。地產商猶如發現了小金礦,不斷讓通脹預期爬上鬧市區的巨幅廣告牌——“防通脹,就買房!”在一系列復雜的綜合因素之下,房地產市場立刻變得有價無市。“一天一個價”的購房時代突然就回到購房者的眼前。
昨日高增長的工資水平,今天已經如煙散去。面對金融危機尚未消退的侵害,中國要“刺激內需,拉動消費”的關鍵還是提高工資收入。
以房地產業為例,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泡沫肯定不利于其健康發展。但是,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居民是由于房價大跌才買得起房。歐美發達國家的物價水平很高,但是生活水平也很高,其主要原因便是工資收入水平高。
實際上,購房夢憑借房價大跌是無法實現的。因為房價的大幅度下跌將引發開發商資金鏈斷裂,隨后銀行必會出現大量呆壞賬帶來的系統危險。由此,一系列相關企業的倒閉會致使失業人口嚴重增加。
要讓一般人能夠有能力買房,除了政府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外,提高工資收入是讓職工安心的最根本保障。(記者 孫維晨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