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臺高雄政府放映熱比婭紀錄片 俄地方政府否認向中國出租海參崴 -西方加快稀土開采 中國出口或陷價格戰 民工荒致建筑工月薪5000 -新保險法將實施 百余款保險產品將停售 四大行提高外幣存款利率 -中石化總裁回應壟斷:誰愿意賠錢壟斷 成品油市場壟斷望提前打破 -國外研究稱"地陷海升"威脅中國 中國專家不認可 北京繪噪聲地圖 -胡錦濤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并講話 將首次闡述中國"氣候觀" -長沙成幸福"房價洼地" 兩成家庭有多套房 上海地價一年之內翻番 -中國內地累計報告1.3萬余例甲流確診病例 世衛稱第二波疫情暴發 -毛澤東之孫毛新宇晉升少將軍銜 崔海容任國家預防腐敗局副局長 -創業板首現被否公司 周五將申購 須在本周三前開戶 開戶迎井噴
首頁>>能源
天然氣價格或將進入新一輪上漲期 呼喚政府監管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09 月 22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近日,川氣東送天然氣出廠價定在1.408元/立方米,有評論認為,這可能成為中國未來天然氣價格走向的一個風向標,天然氣價格或將進入新一輪的上漲期。在此情況下,維護上下游利益的最好方式是建立價格聯動機制,同時,這種聯動機制應該在政府的監管之下,避免出現價格脫離控制的問題。

“調價明顯過高,實在是難以接受。”9月18日,上海一家燃氣公司的負責人倪經理對記者抱怨說。

就在上周,中石化已下發文件,將川氣東送天然氣出廠價定在1.408元/立方米。按照此前公開的數據,西氣東輸一線三檔出廠價的平均價為0.693元/立方米,而川氣1.408元/立方米的價格整整比上述均價高出了103%。

倪經理告訴記者,去年11月10日起,上海調整了燃氣價格,其中民用天然氣價格已經由原來2.1元/立方米調高至2.5元/立方米。

“如果以最高出廠限價1.408元/立方米來計算,川氣送到上海的門站價格應為2.248元/立方米。這無疑是很高了。”倪經理說。

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川氣價格可能成為中國未來天然氣價格走向的一個風向標。天然氣價格或將進入新一輪的上漲期。

而在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理事長王天錫眼里,如果說國內天然氣價格與國際接軌是大趨勢的話,維護上下游利益的最好方式是建立價格聯動機制。

王天錫曾擔任過原建設部城建司副司長,主管全國城市燃氣等市政公用行業多年,對燃氣行業有深入的了解。

“相對于上游,天然氣行業的下游改革是成功的。”王天錫對記者說。王天錫所謂的“下游”是指除了油氣開采的“上游”,油氣成品加工與運輸產業的“中游”之外,負責城市燃氣供應與銷售的城市燃氣企業。

記者了解到,目前城市燃氣行業采取的是“市場準入、特許經營和多種資金進入”的發展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數據顯示,目前,60%的城市燃氣已經有外資和民營資本進入。

在王天錫看來,今天中國城市天然氣行業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城市燃氣行業引進市場競爭機制的改革。“天然氣價格改革不應只看上游,同時應顧及下游的承受能力及天然氣在當地與其他能源的競爭力,以達成國家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改善能源結構的目的。”王天錫說。

在當前天然氣價格即將進入新一輪的上漲期之后,燃氣與天然氣價格聯動已成當務之急。

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國務院法制辦8月下旬召開了《燃氣管理條例》專家討論會。城市燃氣價格調整與上游天然氣價格調整聯動問題,將在今后的《燃氣管理條例》得到解決。一個合理的定價機制呼之欲出。

呼喚價格聯動

據有關專家分析,西氣東輸二線等進口氣源進來以后,氣源價格將在未來2-3年內完成漲價1-1.5元/立方米的提價任務。而對于下游城市燃氣企業來說,上游氣源價格漲價過快,幅度過大都讓下游備感壓力。

來源: 人民政協報
1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天然氣漲價成定局 川氣東送出廠價漲10% 有望再減稀土出口數量
新一輪天然氣漲價成定局 川氣東送出廠價上調10%
2020年大慶油田計劃天然氣產量達百億立方米
燃氣與天然氣價格有望實現聯動 政府將主導調價
澳方批準中澳500億澳元天然氣購買協議
新疆60年來人均生產總值增至19893元 天然氣產量居首
中亞天然氣管線年內建成 中俄"阿爾泰"天然氣管道建設已被凍結
俄報稱中俄"阿爾泰"天然氣管道建設已被凍結
2011年中石化天然氣產量達170億立方米
圖片新聞:
中國三峽水電站入選世界十大可再生能源工程
川南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 歷史上溯2000年(組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