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仔細細地在上海今年最后一次房展會上兜了兩圈后,上海市民陸天翔站在浦東一個普通樓盤的展臺前,頗有些小心翼翼地問售樓小姐:“你們的房子算是普通住宅嗎?”不出所料,他得到了一個白眼和帶著不屑的答案:“我們不賣普通住宅。”
在某外資保險公司工作的陸天翔已經不是第一次鬧這樣的“笑話”了。最近一個多月里,他輾轉在上海閔行、徐匯、楊浦和浦東四個行政區,期望能淘到一套適合做婚房的普通住宅。但從內環到中環,再從中環到外環,一個多月的奔波除了臉皮被風吹皺外,毫無所獲。累積在他記憶里最多的,是房產中介們的譏笑和投資客的冰冷眼光。
“樓市一熱,賣家就要求把稅費轉嫁到下家。按我160萬元的購房總預算,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之間的稅費差價最高可達10萬元。對我們這些有剛性需求的人來說,這可不是個小數目。跑這么多地方遭這么多罪找普通住宅,真是被逼的。”陸天翔沮喪地說,“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一年時間,那些普普通通的房子怎么都搖身一變成豪宅了呢?”
陸天翔所稱的一年,是指從2008年11月1日上海實施新普通住宅標準至今。當時,為了降低購房稅費壓力,上海市將普通住宅標準調高至“單套建筑面積140平方米以下,內環線以內總價245萬元/套、內環線和外環線之間140萬元/套、外環線以外98萬元/套以下”。當時的調查報告顯示,該次調整使上海市普通住宅的套數占比從24%迅速上升至50%。但一年后的今天,這個數據又回到了起點:24%。
讓普通住宅在上海市區快速消失的根源,是上海今年以來摧枯拉朽般上漲的房價。從均價來看,佑威·樓市通系統的數據顯示,上周上海樓市成交均價已突破每平米2萬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上漲了五成多;從單價來看,每平米16萬元的最高成交價創造了豪宅市場新紀錄,這刺激了郊環外的某樓盤,悍然標出了每平米2萬元的售價。
“許多中介公司跟我說,上海未來的房價要從‘321’邁向‘532’,意思就是,內環均價從3萬漲到5萬,中環均價從2萬漲到3萬,外環均價則從1萬漲到2萬。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就算我只想買一套90平米的房子,在外環也要180萬,這遠遠超過了普通住宅的標準。”陸天翔說,“當時我覺得這是癡人說夢,現在看來,在夢中的是我。”
而在一位房地產經紀人看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陸天翔要想圓普通住宅夢,除了大幅度降低居住質量外,別無他法。“要么去找那些房齡在15年甚至20年以上的舊公房;要么降低面積要求,把總價控制在普通住宅標準內。不過,就算這樣,在市區也很難找到普通住宅。”該經紀人說,“以前還可以通過陰陽合同來騙取資格,但現在價格太高了,這種事情沒法操作。”
不過,倍感無奈的陸天翔,并沒有放棄普通住宅的尋夢之路。讓他心情振奮的是,國務院日前決定,將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征免時限由2年恢復到5年,這被視為新一輪房地產調控的先兆;上海市主要領導近期也屢次表露出對上海高房價的擔憂,隱含著地方政府欲出手抑制高房價的意圖。“我不期望一步到位,但我相信,泡沫終歸會破,我一定能淘到自己需要的普通住宅。”陸天翔堅定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