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全縣 876 個行政村合并為 180個社區,對于經濟欠發達的平原縣來說,無疑是一項宏大的工程。 這一被老百姓稱為“ 大村制”的改革,在該縣不到一年時間基本完成,而且“群眾同意率百分之八九十,參與投票的群眾達到90% 以上,這樣高的參與熱情大包干后沒見過”(縣委書記董紹輝語)。
群眾熱情參與且積極支持,是因為“ 大村制”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他們的利益訴求。
擴大土地流轉的“邊界”
平原縣推進“大村制”,首要原因來自于農民對土地流轉的渴望。
坊子鄉的主導產業是大棚蔬菜,這里生產的“坊欣”牌西葫蘆是北京市場上的名牌,一個大棚一年純收入好幾萬元。建大棚需要連片的土地,但通常的情況是,一家人三五畝地分散在村子的東南西北,多數農民通過私下置換將土地調到一起建大棚。但是村與村之間交叉的地,卻因為村界的原因無法調整。比如東任鋪、西任鋪、前任鋪之間交叉著 300 多畝地,牽涉到 100 多戶人家,想調地卻找不到辦法。實行“大村制”后,這3 個村跟另外6 個行政村合并為大蔡社區,“一家人”之間事情總是好辦,通過合理流轉,這片土地全部變成了冬暖式蔬菜大棚。 12月2日,記者在這里采訪時,西任鋪村民于德清說,他剛建的大棚投入近六萬元,一年“出本還能拐彎兒”(收回本錢還略有盈余)。鄉黨委書記張榮河說,實行“大村制”才兩三個月,坊子鄉就合理流轉土地3000多畝,新建蔬菜大棚1000多個。
除了推動土地流轉,過去因村界而形成的“竹節溝”、“斷頭路”基本上被打通。還有12個社區安裝了自來水,8個社區新修了連村路。
干部少了能力強了
對村干部能力不滿意,是平原縣農民熱烈響應“大村制”的另一重要原因。平原縣有農村人口 38萬,平均每個行政村人口433人,從中選拔村干部沒多大挑選余地。張華鎮有一個不足百戶的村,9名黨員輪流當支書,村民戲稱他們為“坐莊書記”。
平原縣按照產業關聯型、 歷史沿革型、水系脈絡型、交通便利型等 8 種模式,將原行政村合并為 180個農村社區,每社區平均人口 2138 人;組建了 180 個農村社區黨支部、村委會,各社區支部、村委成員總共不超過5 人,農村組織建設更少受宗族勢力、派性勢力的影響。葉莊社區由 7個行政村合并而成,通過公開民主選舉,社區內人口最少的前杜村的黨支部書記陳如德當選社區支書記兼村委主任。原葉莊村是這個社區最大的村莊,村民李福強告訴我們:前杜村雖然只有43戶156口人,但在陳如德的領導下,建了67 個大棚,村民人均收入過萬元,而且這個村多年來沒有打架斗毆鬧不和諧的,可見老陳這個人有領導能力、辦事公道,所以我們這個社區90% 以上的百姓投了他的票。
選拔致富能力強、群眾公認、 整體素質高的優秀人才進入社區領導班子,是平原縣“大村制”改革的重要標志。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域、 身份和職業界限,放寬了視野,新選出的180 名黨支部書記中,企業廠長經理35名,致富能人62 名,機關內退人員6名,原行政村支書任職的77名。
“ 大村制”還使平原縣農村干部比改革前減少 2400 人。人少了,能力卻大了、責任心強了。龍門街道辦事處詹景喜是當地有名的養殖能人,以5 個村合并的郭劉社區成立后,被公推公選為社區支書兼主任。他牽頭成立了養雞專業合作社,新發展訂單農戶360 戶,年可出欄肉食雞近千萬只。張華鎮中心社區成立后,新支書兼主任李向榮領導班子成員為 122人解決就業困難,為胡莊和前張村新修排水溝2500米,為小尹村清挖溝渠1500米,投資20萬元為社區的11個行政村新上了自來水。
先合村后并居
“像平原這樣的經濟欠發達縣,改革開放以來,農民年年建新房但是沒有新村;農民生活年年在改善,但他們的居住環境卻沒有變。 ” 平原縣委書記董紹輝感慨地對記者說。
現在,這一狀況開始出現改變。
葉莊社區成立后,干部就下一步工作征求百姓的意見,許多人提出要干部在中心村蓋樓。 12月2日,記者在葉莊看到,一片11幢商用居住合一的樓房已接近竣工,買樓的有6 戶原葉莊村村民,另5 戶是其他幾個村的。村委委員寧光城告訴我們,還有20 多戶提出了要樓申請,明年春天接著蓋。
蔡莊社區動作更大,他們已經與省內某知名農資企業達成協議,由這個企業為社區先建十幾幢居民樓,部分村莊整體搬進中心村住,騰出來的土地滿足這個企業的用地要求。
坊子鄉政府負責人介紹,全鄉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除了少數在家搞大棚外,其他的全在城里打工,有許多已在城里買了樓房,不可能再回到農村。 鄉里有個調查顯示,近幾年來,坊子鄉戶籍人口沒有變,但常住人口卻大量減少,就是年輕人進城的緣故。即使在家的中年人也想進城買樓,享受城里的生活。西任鋪村4戶農民今年就去縣城買了樓房。
根據農村發展趨勢,平原縣已確定今后農村不再批宅基地,有建房需求的農戶全到中心村買樓房。如今,各社區在確定產業結構調整后,已經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社區中心村建設上。在村莊先行合并的基礎上,向中心村集中的“ 并居”邁開了步伐。(姜國樂 佟化文 本報通訊員 周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