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美國推遲發布中國軍力報告 當前中美關系局面責任不在中方 答問 -河南煤企兼并重組 建3個特大煤企 國內未種植轉基因糧食作物 -樓市2次調控 年內或降 京公積金二套房貸標準 海南將推房產政策 -高層密集表態國民收入分配進入深度調整期 -西南5省特大干旱 1100萬人飲水困難 山東暴雪致110萬人受災 -河南啟動煤企兼并重組 將建3個特大煤企 -政協11屆3次會議3日15時開幕 13日閉幕 議程草案 日程 熱點 -央行將加大草根金融支持力度 2月CPI漲幅或超2% 外貿或現逆差 -京滬高鐵望年內上市融資達300至500億 國家礦業公司短期難實現 -中國高等教育規模世界第一 30年進教育強國 10年將增至3550萬
首頁>>房地產
中國房地產業應回歸民生 不應是“GDP”支柱產業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3 月 03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市場陷入了一種“調控—觀望—反彈”的怪圈,即所謂“且調且漲、越調越漲”。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陳萬志認為,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房地產業的定位模糊、搖擺不定有著很大關系,“中國房地產業應回歸民生”。

地產不應是“GDP”的支柱產業

陳萬志指出,自2003年房地產被國務院文件正式定位為“支柱產業”以來,總體上我國房地產業呈現著“非理性繁榮”,一些地方與房地產相關的收入已占到地方當年財政收入的60%。地方財政對房地產業的依賴,反過來又刺激了地方政府的賣地沖動。不附加條件的“招拍掛”交易方式,最終形成價高者得,新“地王”不斷涌現的局面。復雜而矛盾的角色,使得政府在面對解決百姓住房問題與土地財政問題上,傾向了后者,并最終推高房價,基本上沒能讓中低收入階層分享到本該分享的土地收益,加重了民生負擔。

然而,從世界各國房地產發展的經驗和教訓看,凡是重視房地產的民生性質,并將房地產市場作為消費市場的,國家經濟周期波動就較小,如德國、法國等;凡是輕視房地產的民生性質,并將房地產市場作為投資或資本市場的,國家經濟周期波動就比較大,如美國、日本等。

因此,陳萬志呼吁,房地產業盡早回歸到“民生產業”的定位。說它是支柱產業應有新的內涵,不應作為拉動GDP增長的支柱產業,而是以保障民生為宗旨、以完善住房保障為重要內容、以實現住有所居為目標的“民生型支柱產業”。

構筑住房多元化供給格局 防止壟斷

談到當前房地產業問題的要害,陳萬志指出,“就是開發商壟斷了住房市場的供應,使消費者別無選擇,根本性的解決辦法就是通過深化住房制度的改革來打破壟斷。”

記者了解到,重慶首開了內地城市大規模建設“公租房”的先河,2月28日,公共租賃房建設工程正式破土動工,預計到今年底,重慶市新開工建設的公共租賃住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將達875萬平方米,相當于近三年該市年均新開工商品住宅面積的28.28%。

保障性住房體系的建立,將使窮人的住房供應不再依賴開發商。陳萬志介紹,“下一步,要積極發展合作建房,使中產階級及收入相對低的人群也不再只能依賴開發商。”

其實,我國上世紀80年代就已有了住宅合作社,90年代初有關方面還曾出臺了《城鎮住宅合作社管理暫行辦法》,住宅合作事業一度呈現了好的發展勢頭,90年代末,全國已有5000多家住宅合作社。但房改全面推開以后,開發商成了扶持的重點,住宅合作事業因此停滯萎縮。

按照惠民生的改革思路,陳萬志認為,我國的住宅市場應分為幾個層次:政府投入的保障性住房,主要解決低收入人群的問題;合作建房,主要解決中產階級的問題;私人建房和集體建設用地建房,可作兩者的補充;以上住房只能用于居住消費,不允許用于投資、投機。至于開發商,則主要建富人居住的住宅和商業地產等,并允許投資和投機。當然,開發商也可參與建普通商品房,獲得正常利潤。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相關文章:
中國財富向少數人高度集中 房地產業成最主要來源
國稅總局:房地產業納入今年稅查重點
姚景源:房地產業支柱地位一點不能動搖 去年全國居住地價3726元
統計局總經濟師:房地產業支柱地位一點不能動搖
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20%銀行貸款流向房地產業
住建部專家:房地產業今后要轉向平民化
高速膨脹預期 房地產業成經濟“命脈”存隱憂
迪拜危機三點啟示:經濟不能過度依賴房地產業
圖片新聞:
清華入選《福布斯》全球最美大學 亞洲唯一上榜(名單)
2020年高考分科有望改變 我國30年后成高教強國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