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2011年3月6日14時,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徐憲平,談關于“十二五”規劃綱要,并答記者問。
張平: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按照我們現在這樣一個特點,對于每一年計劃安排,或者是對五年規劃的安排,我們把發展目標劃分為兩類:一類是預期性的;一類是約束性的。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到,預期性的是一種指導、是一種導向、是一種預期。約束性的指標帶有一定的強制性,是必須完成的指標。剛才這位朋友問到了經濟增長8%,為什么是一個預期性的指標。我想這樣回答這個問題,對于經濟的增長,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這是必須的,我們有13億人口,我們的物質資料的生產還沒有達到極其豐富的程度,因此我們還必須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但是,按照我們對“十二五”期間發展的導向,我們應該把發展的著力點或者是發展的重點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來,要更加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因此,我們現在對經濟增長的指標沒有做出強制性的安排,而是從各地的實際情況出發,有些地方的條件好一些,可以快一些;有些地方的條件差一些,也可以慢一些。總之,要從實際出發,不要互相攀比。但是,必須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更加講究經濟結構的優化,講究效益的提高。在經濟增長的同時,要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在發展的進程中要更好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因此我們對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效益,現在是作為約束性的指標提出來,對我們的企業、對我們社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至于經濟增長的速度,我們希望它能夠保持一個平穩較快的增長,但是我們淡化這樣的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它的內涵。我想這也是我們“十二五”期間,在經濟發展中能更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轉變發展觀念的內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