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中價值觀教育課程的新范式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余祖光 研究員
主要內容
背景
一、價值觀與價值觀教育
二、課程內容與架構
三、課程的教學過程
背景一《學會做事》——全球化中共同學習和工作的價值觀
TVET中一體化的價值觀教育的整合途徑
2005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國際教育和價值觀教育亞太地區委員會出版。中國職業技術教育9月起刊登部分譯文,職業教育界予以關注。
中文版2006年6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章新勝副部長作序予以指導,提出:“有選擇的應用,有創造的發展”。
2005年12月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啟動比較研究與實驗課題, 2所本科、 2所高職、6所中職、1家企業參加,選修課、原文閱讀和模塊教材借鑒已取得令人滿意的初步成效。
階段研究成果:價值觀教育課程的新范式。
《學會做事》源于21世紀國際教育委員會的報告《教育——財富蘊涵其中》中提出的“教育的四個支柱, TVET需要為四個支柱做準備,包括個人的知識、教育、素質、價值態度和能力,以有效交流和共同有效工作。
——學會學習(Learning to know)
——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
——學會生存(Learning to be)
——學會共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UNESCO關于技術和職業教育的建議書(2005年)
第8條:就個人需要而言,技術和職業教育應:有利于個性和性格的和諧發展,培養人的思想和價值觀,培養理解、判斷和分析事物及發表意見的能力。
背景二 中央有關價值觀教育的要求
面臨經濟全球化,胡總書記提出了中國和平發展、構建和諧世界的主張。
2005年5月胡錦濤同志又提出“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
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和諧文化建設和構建核心價值觀體系。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
背景三社會發展對勞動者素質提出新挑戰
價值觀和態度等越來越成為個人、企業、社會以至國家競爭能力的關鍵因素。勞動市場的評價標準在經歷了資歷取向、能力取向之后,已經向素質取向發展。 何 銳連
來自企業的觀點:
著名企業咨詢專家余世維認為:企業應該是一種價值觀,而且要融入、內化為我們的思想跟行為。
原微軟副總裁 李開復認為: 行為、態度和價值觀環環相扣-------,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因為價值觀是指導所有態度和行為的根本因素。
一、價值觀與價值觀教育
1.價值觀
代表人生的理想和目標,是我們追求的動機和目的。價值觀激發情感,它給予我們思想和理解的動力,它構成了個人和組織行為的內在驅動力。
2.價值觀的形成
價值觀是根據個體的生命經歷、社會經驗,所得到的感受和體驗不斷生成的。正確認識它,是科學有效進行價值觀教育的前提。
3.價值觀教育三個層面:
在認知上,對核心價值觀的科學理解和正確認識;
在情感上,通過價值觀評價形成對價值觀的肯定或否定情感;
在踐行上,依照價值觀的要求去實踐。
認知是基礎,情感是動力,踐行是目標,三者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
結論:個人素質是以價值觀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是以價值觀教育為核心的。
4.變革傳統的價值觀教育方法
★傳統的價值觀教育模式
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處于被動狀態。“美德袋”式的單向灌輸.重視內容和技能,忽略發展學習者的價值判斷、抉擇和行動的能力;
(法律、政經、哲學等課程歡迎度:43%、23%、18%,2005北京調查)
★新的、整合后的教學法
從重內容到重過程、從認知了解價值觀到評估價值觀、從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的轉變。
二、價值觀教育課程的內容框架
(一)內容選擇的方法
1.科學選條目
★核心——邊緣模式,即列出少量核心價值觀條目,其他條目則居于次要地位;
★源——流模式,即認定某個或某幾個為根源式價值觀條目,其他是在不同層次和領域衍生出的具體條目。
_——劉次林2006
2.合理定標準
價值觀教育三個結合:精英標準與底線標準的結合、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結合、全面生活領域的價值觀教育和主導生活領域價值觀教育的結合. —辛志勇
(二)價值觀教育的內容框架
1.課程結構
基礎價值觀: 人的尊嚴 勞動的尊嚴
核心價值觀:是其他價值觀所匯聚的中心
⑴健康 人與自然和諧
⑵真理與智慧
⑶愛心與同情
⑷創造
⑸和平與公正
⑹可持續人類發展
⑺國家統一和全球團結
⑻全球精神
相關價值觀:是支持核心價值觀的一組(33個)價值
兩大基礎價值觀:
人的尊嚴:所有人都有被尊重的權利,都有滿足基本需求的權利,每個人都應具有發展個人潛能的機會。
勞動的尊嚴:尊重和贊賞所有形式的勞動,承認他們對個人理想的實現和對社會進步發展的貢獻。
2.原型課程結構
《學會做事》一書采取了價值觀問題模塊的課程結構,共35個應用教學模塊。
⑴模塊作為原型課程。每個模塊都簡單描述了核心價值和相關價值,學習的目標、內容和教學循環中的學習活動,結尾都列出了學習的參考資料。
⑵原型課程作為范例和指導,要結合本地實際。每個模塊大約2課時。教師可以自由地刪減、變更具體內容,如加入本土化的內容和其他學習方式,以適應不同的文化背景。
⑶ 模塊可用于價值觀教育課程,也可以創造性地應用于職業教育與培訓的任何領域。
3、.內容的4個特點
(1)拓展選擇空間大
模塊課程便于更新、組合,為教師、學生留有選擇和再創造的余地。課程中的學習流程和配套的教學方法、教學活動和教學情境,使內容與方法高度統一。
(2)素材的知識性、時代感強
★知識面廣:涉及到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的各方面,開闊讀者的思路和視野。(一件襯衫的國際大循環;7種世界觀與企管模式 ;思維導圖;全面健康7個維表)
★時代感強:涉及了眾多21世紀全球關注的重大課題,選取先進的理念和2000年以來的數據和文獻資料。(1985-2002年菲律賓海外就業統計;國際勞工組織的全球報告;)
(3)突出體驗與評價
以生動案例教學并創設了貼近實際生活(生活中蘊藏著鮮活的事實和真切的感受,有科技知識和人文知識,融通生活與書本,學生就明白了知識的意義和作用。)和工作中的有趣情境,突出體驗教學,加強價值觀評價,形成一個多元兼容、人情味濃、個性彰顯的學習環境。(印度傳統寓言;非洲環保新故事;引導沉思;自我反省;角色扮演;頭腦風暴)
(4)強調活動環節
每個課程模塊都設置必要的活動環節,以踐行相應的價值觀概念, 作到知行統一和價值外顯。(安全檢查;開發勞動者宣言;制定實施增強寬容的計劃等)
職校生學習自信不足普遍存在 ——職校生學習特點研究課題組
——引導性沉思,關于自信心的形成。
——天賦和技能優勢的列舉 (已在模塊教材中選用)
三、價值觀教育課程教學過程
(一)對教師的四個挑戰
挑戰一:決定價值觀教育到底要進行到價值認識、價值評價和付諸行動的哪一教學層面上?
挑戰二:能否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構建一個提供一個民主的空間?讓學習者能在其中充分檢驗和闡述自已的價值?
★價值觀教育是心靈的交流過程,需要坦誠、真實的氣氛。教師面臨的挑戰是,能否持采取開放的、誠懇的、真摯的、非威脅的態度,使學生說出自己真實想法和感受,以形成富有意義的互動。
挑戰三:如何確保學習者實現個人價值的整合?
★需要引導學習者使自身的價值觀符合其所屬體系的價值觀,如,學校文化的價值觀,相關企業文化的價值觀。
★學習者還要找到自己內心價值觀之間的一致性,如,道德與精神意識,理想與抱負,以彌補個人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挑戰四:教師角色的轉變與自身示范
★教師應是協調者而不是一個知識技術的傳授者,所以被稱為“協調員”。學生被稱為“參與者”,他們是學習過程的積極參與者。
★協助學習者洞察到自己獨特的情感和個人動力,因為“價值觀是情感點燃的想法”。讓學生感動,首先自己要感動。
★ 要協助學習者考察自身的行為模式,做到言行一致,首先教師要表現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染發、服飾)
參考了趙非 劉驚鐸相關成果的思路進行分析
第一步:認知層面——知曉
第二步:概念層面——理解
學習方式
1、 互動教學 采取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共同討論,相互啟發。突出對話、交流溝通、理解與合作。
2、 體驗學習 通過學生親身經歷、總結做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并通過實踐轉化為行為習慣。體驗生活、體驗生命、體驗沖突、體驗反思、體驗行動。
第三步:情感層面——評價
情感層面——評價
(1)協調員播放幾分鐘音像資料,展現美好偉大的自然界,如山川、林、花朵、海洋和森林生物等。
(2)參與者分為兩個小組,討論下面問題分享經驗
★你看到這些自然界風景時有什么樣的感覺?為什么?
★你認為這些景色10年、15年后還會風貌依舊嗎?為什么?
(3)再展示一些污染后的自然和環境景象,形成對比反差。
第四步:活動層面——行動
結 束 語
《學會做事》這本書有助于開闊我們的視野,有助于拓展新形勢下學生價值觀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會在教育教學的改革實踐中給我們以新的啟發,尤其是對職業教育院校的教師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我衷心希望《學會做事》中文版,對職業教育以至于對于整體教育都有所啟迪,同時也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根據我國的國情和文化有選擇的應用,創造性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