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日,考生準備參加同濟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
雖然只是針對一小部分優秀學生的選拔考試,但高校自主招生獲得的社會關注程度絕不亞于高考,同時它對高中教學產生或可能產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一道道別具匠心的試題,反映了高校選拔學生的獨特思路,也沖擊著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
隨著考生走出自主招生的考場,高校各具特色的試題漸漸浮出水面?!皵祵W學科很難,考完后沒什么把握”,“和學校考試完全不是一個路子”……難,是考生們的最大感受。更有一些教師和家長認為自主招生考試中出現的“偏題”、“怪題”,脫離了中學教學實際。自主招生考試到底難在哪里,它和我們日常的考試有些什么不同,我們不妨透過試題來探個究竟。
“達魯花赤”是何方神圣?
往常每試必靈的題海戰術,在高校自主招生考試中很可能要栽大跟頭。
復旦水平測試歷來以“面廣量大”為最大特色,這和學校“通識教育”的辦學特色有密切關系。10個科目200道題,要求在3小時內完成。不少考生走出考場顯得垂頭喪氣,三四十道做不出來的大有人在。
一些學生考后總結發現,試題真正難的并不多,但涉及的面很廣,而且不少都是平時容易忽略的“細枝末節”。比如語文考試中要求寫出所給漢字的筆順和注音,這差不多只是小學水平;“我國第一部白話小說、白話詩集是什么”、“人們常說的‘六書’是哪些”等文學常識難度也不大,但要完全答對卻并不容易。
北京大學自主招生筆試歷史科目中,最為常見的名詞解釋讓不少學生招架不住。8個名詞解釋,考查的知識點覆蓋面非常廣,包括古代歷史、近現代歷史、當代歷史、西方歷史等,切·格瓦拉和達魯花赤甚至課本中都沒有提到過。其余的雖然教材有所涉及,但學生也未必都能回答正確。此外,要求學生“寫出五種讀過的歷史著作的書名與作者,并評價其內容”,也有相當難度。
教師觀點
交大附中教師蔣敏然認為,高校自主招生考試中所體現出來的綜合性、基礎性的命題原則,對中學實施通識教育,鼓勵優秀學生多閱讀感悟、多知識積累、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具有積極導向作用。
復旦水平測試生物考題中有一題要求根據一張基因圖譜,推斷出一個家庭中哪幾位會是色盲;地理考題則問到了GPS的工作原理、地圖上等高線的運用等。蔣敏然分析:“大部分知識都是課堂上教過的,關鍵還在日常積累。應對這樣的試題,閱讀面廣的考生會有一定優勢。”除此之外,她還告誡學生,平時不要死讀書,而要能活學活用課本上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