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重慶巫山高級中學一名學生路過2008年高考金榜,龔余是那年巫山縣文科狀元,因為別人有加分把他擠出北大錄取線。本報記者呂宗恕攝
■ 核心提示
今年高考,重慶爆出31名考生偽造少數民族成分,謀求加分,而其中19人屬于巫山縣考生。記者調查發現巫山縣成為造假“重災區”有其必然性。
巫山縣,緊鄰土家族聚居區,漢土兩族長期混居;又由于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記的不準確,致使當地民族成分界定標準模糊。而又有當地官員利用人脈關系,不按國家規定更改民族成分,使得當地頻頻出現造假行為。
而且重慶加分項目林立,坊間流傳庫區移民造假、體尖生造假,又為此次違規改民族成分的造假行為推波助瀾。
“加分事件”,把巫山推到了風口浪尖。
6月27日一大早,宋傳勇接到重慶一媒體朋友電話,“你們巫山出事了?網上說你們巫山今年高考有19個考生為加分改民族成分。其中有縣招辦主任何業大的兒子。”
宋傳勇是巫山縣委宣傳部紀檢組長。
部里接到匯報后,立即下載網上報道,收集網友評論。
當天下午,縣委縣政府召集紀委、監察、公安、教委、民宗等部門主要負責人開了一個緊急會議,由紀委牽頭成立調查組徹查改民族成分事件。
宋傳勇隨后得知,此次改民族的問題考生共有31名,其中19名屬于巫山縣。巫山縣成為問題考生的重災區。
“自殘式”舉報
巫山縣官員稱,“加分事件”由南開中學學生家長舉報巴蜀中學而起;這被認為是兩所名校掐架的結果
高考競爭,是加分事件被曝光的導火索。導火索在6月8日被點燃。
那天晚上,黃耀輝(化名)———重慶巫山高級中學的應屆考生,原本打算和同學徹夜狂歡,但一條消息瞬間澆滅他的熱情。
“重慶巴蜀中學高三學生有近200名少數民族加分。”
黃耀輝說,如果這些學生的戶口所在地是非少數民族聚居地的,那他們可加5分;而戶口所在地是少數民族聚居地的,他們則可以加20分。
黃耀輝回憶說,那晚,全班同學一下子從狂歡變為狂哭,很多同學趴在桌上痛哭。
而黃耀輝帶著比其他同學更復雜的心情觀察著事件的變化。
黃耀輝告訴記者,他也是改過民族的。早在讀初中時,他和同學都知道,只要把民族成分改成少數民族,就能獲得20分的加分。
網上開始有考生發憤憤不平的帖子:這樣的不勞而獲,增加了他們的分數(也許還有他們的升學率),更增加了學生“為目的不擇手段”的意識。
還有不少家長在網絡上發帖呼吁,如果我們不團結起來,重本線(重慶本科錄取分數線)將被大幅抬高!多少憑真才實學寒窗十二載的考生將被拒之夢想的大學之外!
據巫山縣招生辦一位工作人員了解,此后有南開中學學生家長向市教委舉報。
“說白了,舉報巴蜀就是相互掐架的結果”。南開中學一名不愿具名的老師曾這樣對媒體說。
近年來,南開中學和巴蜀中學之間的競爭在重慶四所名校中尤為突出,勢如水火。兩校處處比拼,如競賽獲獎人數、保送人數、清華北大錄取人數、升學率等。
巴蜀中學一位班主任說,其實這是“自殘式”舉報,南開中學也會被查出來的。
6月9日,由重慶市紀委牽頭,包括教委、公安、信訪等部門參與的“高考改民族加分事件”聯合調查組正式成立,開始對重慶市城區中學的高考生進行調查。
6月22日,調查組發現,考生中有31名考生的“聚居區少數民族加分”存在問題,其中包括巴蜀中學6人,南開中學8人。
國家規定擋不住人情關系
巫山縣調查小組發現,原縣招辦主任不按規定直接找原民宗局局長申請更改兒子何川洋民族成分
巫山縣招辦在6月22日已得知這31名問題考生中有19名是出自巫山。招辦一名工作人員說,當時他們處于觀望狀態,看事態發展。
“市里后來要求對此事徹查到底,決不姑息。”一位接近調查組的人士對記者說。
6月27日,巫山縣成立調查組,對19名更改民族的問題考生展開調查。
巫山縣委宣傳部紀檢組長宋傳勇說,他起初還不信縣招辦主任何業大的兒子何川洋也是問題考生,調查后發現真是實情。
巫山縣調查小組發現,何川洋民族成分被改過程非常簡單。
宋傳勇告訴記者,2006年上半年,在縣招辦工作的何業大,找到時任縣委統戰部副部長、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萬民強,請他幫忙更改兒子何川洋的民族成分。由何業大的妹妹何業清辦理所需材料,并于2006年7月12日將資料及申請書交到萬民強手中。
而按照《重慶市實施〈關于中國公民確定民族成分的規定〉辦法》(簡稱“辦法”)中要求,申請人必須先向所在單位提交申請,7天公示無異議后,才可將申請材料報于縣民宗局。
有關知情人士透露,從調查結果看,何業大沒有向單位提交申請,因他在招辦工作,關系網密集,所以直接找到民宗局幫忙。
而重慶的實施“辦法”中規定,民宗局必須核對申請人父母的身份證和戶口簿原件。
但調查材料顯示,原民宗局局長萬民強沒有查驗何業大身份證和戶口簿的原件,并于7月12日當天簽注了“同意報批”的意見,并上報市民宗委。
10月9日,何川洋的申請獲批,并發放了更改說明書。何業清憑說明書到公安機關辦理了何川洋民族成分更改手續,漢族改成了土家族。
對于公安部門更改民族成分時為何不核對申請人父母的民族成分,民宗局的一名工作人員說,因為有了上級部門出具的更改說明,公安部門就會照此辦理。
巫山縣民宗局現任局長楊永紅也表示,如果有人找到公安戶籍部門,直接把一家三代甚至四代民族成分全部更改成土家族,民宗局根本無法核查。
另有一巫山官員說,只要涉及加分項目,就會有人鉆空子。比如,如果有人與公安局戶籍科負責人關系緊密,不排除直接從公安戶籍網絡系統直接把漢族改成土家族。
記者就這些問題聯系巫山縣公安局。縣公安局拒絕接受采訪,后通過縣委宣傳部向記者表示,他們在此事中確實存在錯誤,具體細節不想再說。
巫山造假“重災區”
民宗局官員稱,巫山居民的民族成分確認是個歷史難題;遂有人借此改為土家族謀求加分
巫山為何會出現那么多違規更改民族成分的考生,縣委宣傳部的宋傳勇說,他至今也沒搞明白。
而在巫山縣統戰部工作多年、現任縣民宗局局長的楊永紅則覺得,當地人的民族成分問題一直是挺復雜的。
巫山,緊鄰湖北省建始縣和巴東。由于建始縣和巴東是土家族的聚居區,所以巫山縣也存在著漢族和土家族混合居住現象。
楊永紅說,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后,當地居民的身份就開始變得錯綜復雜,不少居民認為少數民族小,落后,被人歧視,所以很多家庭不愿意寫自己是少數民族。
“當時登記時也特別隨意,你報什么就是什么。”楊永紅說,所以在當地同一個家庭都會出現有漢族的和有少數民族的。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對少數民族聚居區的扶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