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2009年7月8日上午8點30分,北京市高考狀元劉庭梅、寧少陽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參加成人禮,向父母、師長、祖國行傳統禮,標志著自己由成年邁向成人。
隨著內地高校招生方式多元化,“疑似狀元”增多、“無狀元省”出現——
狀元貶值漸成趨勢
9月,新學期開始,各省狀元在幾所中國名校會師,充斥了一個夏天的“狀元新聞”告一段落。而狀元貶值的趨勢卻不可避免地悄悄展現。
狀元是中國的特產,是中國科舉制度諸多名詞中最為炫目的一個。科舉制選狀元肇端于隋,至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歷經1000多年。
1977年,高考恢復后,“狀元”一詞又悄然出現,但人們并不以為意,直到上世紀90年代,“狀元熱”初現端倪,甚至出現了“狀元經濟”一說,學校熱捧、媒體熱炒、商家熱追,把一個個小“狀元”推到了前臺。
不過,古時科考要3年等一回,每一輪的“狀元”只有一個。
而現在的高考卻是分省錄取,大多省市還自主命題,不同省市的考生之間沒有可比性。所謂的“高考狀元”只是所在省區市文科或理科成績第一罷了,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狀元”,只能稱為“解元”,有些省市實行過的“3+X”,甚至會出現好幾個“狀元”,而一些使用標準分的省區市,成績并列第一的考生也會出現N個。
狀元多了,自然就不那么值錢了,而更像是一種商業手段。人們熱衷于它,只是因為可以從中獲取有利于自己的砝碼。高校爭奪高考狀元,可以提高學校聲譽;中學不遺余力地宣傳高考狀元,可以提升影響力,吸引優秀生源;商家贊助高考狀元,可以博得好名聲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經濟效益;媒體千方百計尋找狀元,可以吸引讀者眼球,甚至帶動廣告;政府不惜血本獎勵狀元,可以帶來重視教育的好名聲。因此,雖然教育部早就要求各地不要再炒作“狀元”,但依然擋不住人們追逐狀元的步伐。
不過,今年最早的一則“狀元新聞”卻是“江蘇高考無狀元”,因為今年該省高考前100名不排名次,雖然依然有媒體不甘心,找出不少“疑似狀元”,但公眾對狀元的關注度已經開始轉移。而據記者所知,上海的宣傳主管部門早就對當地媒體明文規定,不得炒作高考狀元,去年就有一家媒體“頂風作案”被處理。
其實早在2005年,香港大學就以面試成績不理想為由拒絕了11名各省區市最高成績的“狀元”,引起了內地教育界對素質教育的反思。港大拒收“狀元”的理由是:港大對申請人的成績跟面試表現同等重視,以免出現“高分低能”學生,校方主要考慮學生的英語能力、潛質、能否適應本港生活,以及對香港是否有貢獻等,港大不會收錄“書呆子”。
雖然港大拒收內地高考狀元并不能說明狀元們都是“書呆子”,但據一份對歷年高考狀元就業情況調查的報告顯示:“走出大學校園后迅速成為社會精英的人,很少是高考狀元。”而古代同樣如此,從隋唐開始,中國科場產生了成百上千的狀元,真正名垂青史的所占比例很小。
實際上,隨著內地高校招生方式越來越多元化,如今的“狀元”早已名不副實,再加上國外名校也盯著中國龐大的市場,名牌中學里的頂尖學生早在高考前就已“名花有主”。上海某名牌高中的一位老師就告訴記者,他們學校里最好的學生都去了歐美一些名牌大學,還有一些早早地就通過保送、自主招生等方式被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等名校攬入懷中,而最后有些班級真正參加高考的同學甚至不到一半,這狀元的分量自然就輕了不少。
其實說到底,高考狀元只是一次考試的頭名而已,別太當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