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老師說——
評價機制讓很多學生被迫犧牲個性
■北京建工學院心理咨詢中心王偉
作為一名大學教師,除了一線的教學工作,我也做過班主任,帶過畢業班。在就業過程中,我確實發現那些平時被老師公認的好學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而那些不太聽話,頗有個性的孩子,反而比較受用人單位青睞,這也讓我不得不反思我們的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的匹配問題。
首先,學校老師所認可的好學生一般是比較聽話、成績優秀的,從小到大長期扮演學生干部的角色,與老師溝通較多。這樣的學生之所以受老師喜歡,一方面是因為聽話,老師安排的工作能及時去完成,另一方面是因為與老師溝通較多。在所謂“聽話”的過程中,彰顯個性就是不被鼓勵的,學生會認為只有壓抑自己的個性才能獲得老師的關注和喜歡,因此學生干部往往表現得比較成人化,雖然成績優秀,舉止成熟,但好像缺少個性,創造性不足。盡管每個教師都相信在尊重每個學生個性的基礎,制定個性化的培養目標是最好的,但現實生活中,老師的喜好或者某種功利性目的(例如管理方便)仍然會影響著培養目標。
其次,在高校中普遍采用的激勵機制是獎學金制度,獎學金本來是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向上的一種制度,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評價需要量化。量化會給人一種公平的感覺,但量化指標中比重比較大的是學習成績和參與的社會工作,盡管也分很多個方面,但對那些有個性、有主見的學生來說,他們往往與獎學金無緣,因為他們所做的事情往往不在評價的范圍內;而很多學生為了能讓自己的努力得到證明,拿到獎學金,就會參與一些自己本不喜歡的活動;甚至還有的學生,為了拿到獎學金勾心斗角,不惜跟同學翻臉。這說明這種評價制度本身存在一定的問題,評價范圍比較狹窄,使得很多學生要犧牲自己的個性,去迎合這種評價機制。
第三,在我國的文化傳統中有“學而優則仕”的觀念,雖然現在行業種類繁多,但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仍然滲透在我們的教育理念中,很多家長始終認為孩子走仕途是最有前途的。學校中也有類似的觀念,認為那些有領導能力、管理才能、幫助老師上傳下達、成績好的學生才是有能力的,對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不夠看重。但是,能走仕途的孩子畢竟是有限的,所以這也可能造成我們培養出來的好學生,滿足不了行業的需求。
最后,雖然說大學是連接學生與社會的最后一站,但是學生的各種能力并不是從大學才開始培養的。上大學之前十幾年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就存在很多發展個性、潛能的關鍵時機。例如,2~3歲是一個人發展自主性的關鍵期,也就是說在這個時期,需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探索,表達自己的興趣,去發展自己的個性。如果父母不夠尊重或者管得過于嚴格,孩子往往失去發展的機會。小學是孩子建立自信心的關鍵期,但上學之后,學校往往對孩子的評價很單一,學習好才是好,其他方面表現得再優秀,也算不上什么。因此,孩子為了讓自己有信心,也會盡可能地努力學習課程,對其他方面的興趣就會減少。到了初中、高中,中考、高考的指揮棒也使得孩子失去了很多發展自己個性的機會。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每一個學生的心里根深蒂固地存在著一種渴望,那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其實,每個學生心里也希望自己與眾不同,有自己獨特的一面,這樣孩子也會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更有價值。但是,要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培養符合不同社會需求的人,除了學校的努力之外,家庭、社會都要負起相應的責任。
大學生說——
心高氣傲的三好生通常沒有好人緣
■大三學生侯敏
從初中到大學都有一個怪現象,就是班里那些總拿獎狀的三好學生通常都沒有好人緣。他們給人的感覺不是心高氣傲就是不茍言笑。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差學生“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故意挑好學生的毛病,可仔細想想,這些所謂的好學生正是因為太注重學業,而忽略了生活上的積淀,這就使得他們在生活上遠不如在學業上那么如魚得水。上了大學以后,跟“好學生”相處的時間多了,更印證了這個道理。
由于身處語言類院校,有語言特長的同學尤其受到關注,我們班就有一個在人多的場合只講英語的小才女“英姐”。要說“英姐”受老師歡迎的程度絕不亞于語言類院校男生受女生歡迎的程度,課堂上只要有“英姐”在,老師就不必擔心會有拋出問題無人應答的尷尬場面出現。“英姐”總能與老師對答如流,就連老師的自言自語都會給予積極回應。下課后,“英姐”連上廁所的時間都不給老師留,總能醞釀出無數的問題與老師探討。當然,學校舉辦的各種英語競賽也必有“英姐”的身影——標準的發音,得體的形象,每次比賽,一等獎非“英姐”莫屬。憑借著優異的學習成績以及與老師的積極溝通,“英姐”拿獎學金拿到手軟。
可是,這樣一個在外人看來幾近完美的好學生,在宿舍里卻無人搭理,身邊也沒有朋友,還曾經“被揚言”要被趕出宿舍。
由于“英姐”經常出席重大場合,平時走在路上經常會有同學主動跟她打招呼,而她總是點頭致意,像個大領導一樣,而且,她很少主動打招呼,除非碰到老師。“英姐”很珍惜時間,如果誰浪費了她的時間,她會大大方方地把不快寫在臉上。有一次跟她一起吃飯,她吃飯吃得很快,吃完之后開始不停地看表,表現出很焦急的樣子,以行動催促我快點兒——從那以后我就沒再約她吃過飯。“英姐”喜歡表現得與別人很親近,但往往讓人覺得很造作。她在宿舍跟舍友聊天的時候,喜歡坐在別人的床頭,深情地注視著對方,讓人很不習慣;如果是上鋪,她甚至會穿著鞋踩著梯子坐上去。后來,上鋪的同學實在受不了,在梯子上寫了張英文的便條:“Don’t step on it with shoes”,意思就是不要穿鞋踩我的梯子。“英姐”不喜歡勞動,每到宿舍檢查衛生的時候她準保不在宿舍,舍友沒辦法,只能幫她收拾,而她回來之后還會埋怨別人動了自己的東西。宿舍里通常都是大家輪流做值日,輪到她值日的時候,她只會在垃圾箱被塞得溢出來的時候,在其他同學反復催促之下,才會不情愿地把垃圾倒掉。
從這些行為中不難看出“英姐”很少考慮到別人的感受,雖然她成績很好,獎狀、證書成堆,但這樣的“好學生”很難得到大家的認可,她的好成績對身邊的同學來說沒有什么意義,別人不會因為她成績好就處處遷就她。大學里,同學們在一起相處的時間多了,如果有人在為人處世方面太欠缺就很難交到朋友。
現在大家眼中的好學生通常是那種社會活動能力強,學習成績也不錯,生活豐富多彩、幽默風趣的學生,尤其被看好的是那種在某一方面特別擅長而且玩得風生水起的學生。我有一個好朋友是學校話劇社的成員,長得不算漂亮,個兒也不高,屬于那種很容易被遺失在人海的女孩,但一到臺上她就立刻像變了一個人,即便舞臺上的人再多,她也是最閃亮的一個。而下了臺,她就是一個普通的學生,每天上課、吃飯、自習,成績還不錯,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絕不像看起來那么普通,她的內心有一種力量,常人無法企及,這將是她成功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