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海油獲得成品油批發牌照,讓中國的加油站市場進入三國演義初期,由魏吳爭霸轉向魏蜀吳三足鼎立。
在加油站市場,如果說中石化是魏國,中石油是吳國,那么新進入的中海油就是柔弱時期的前蜀。
傅成玉、周守為雙雄治理下的中海油,又如何打響加油站市場的“赤壁之戰”,與中石化和中石油平分秋色?
海油上岸計劃蓄謀已久
這個最善于資本運作的“海上大鱷”終于將觸角伸向陸地。消息剛出,中石油高層對此還略顯謹慎,因為存在合作關系,他們并不好評價中海油上岸的影響。
但中石油旗下研究所的專家從戰略高度指出,成品油領域“增加了中海油,是對中石油、中石化兩家市場份額的調整。成品油批發主要受制兩個因素,一是受制上游物流,也就是油品的進口和開采,二是終端加油站建設。而目前中海油的加油站還很少。還是依賴于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
公開數據 顯示,截至2008年底,中海油共計擁有187座加油站和8座油庫,油庫總庫容為55萬立方米,但相對中石化擁有的2.8萬多個加油站和中石油擁有1.9萬多個加油站而言,這個數字還是太小。
因此中石油研究所專家指出,要想在“石化雙雄”壟斷密集的市場獲得一席之地,中海油需要在國內市場重新獲得市場份額,開拓終端市場。
作為全球最大的獨立油氣勘探開發公司之一,中海油的國內作業區域主要分布在渤海、南海西部、南海東部和東海四大海域。此外,中海油還在印尼、澳大利亞和尼日利亞等海外地區的油氣區塊持有權益。
為了保證充足的油品供應,中海油還在不斷尋找和擴展新的產能。就在周一,中海油董事長傅成玉宣布,今年將加快惠州煉油項目二期工程擴建項目的進度。中海油將把這個位于廣東省的煉油廠的原油年加工能力提高1,000萬噸,乙烯年產能提高100萬噸。
惠州煉油項目是中海油實施上下游一體化的綜合型能源公司戰略的重大舉措。該項目是中海油投建的第一座大型煉油廠,也是國際上首座集中加工海洋高含酸重質原油的煉油廠,一期投資193億元,煉化能力為1200萬噸/年,其中汽油等成品油730萬噸。
中海油相關人士介紹,該廠油源主要來自其渤海油田,而下游市場則集中在華南地區。眾所周知,華南地區,尤其是廣東是我國主要的成品油消耗區。不過,在這一區域,中海油自己的加油站數量不多,所以產品將主要銷售給客戶。
大肆收購民營加油站
“對成品油領域的涉足有利于中海油進一步擴大優勢,”業內專家認為,“目前三巨頭中,中石油的優勢在于上游開發、管道建設和市場優勢,中石化則具有中下游市場優勢。而中海油的優勢是近海、深海超深海勘探能力和資本運營,增加了成品油批發對其資本運營更為有利。”
截至 2008年底,中海油在中國海域的凈探明儲量約占總凈探明儲量的83.6%,凈產量約占總凈產量的87.9%。公司全年凈產量達194.2百萬桶油當量,穩步上揚14.3%;公司凈利潤達44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0%,自營勘探共獲得13個新發現,并成功評價了11個油氣構造。
但今年只是中海油成品油起步之年。5月起,中海油和廣東省200多家民營加油站進行接觸,洽談收購事宜,其中150—160家的談判已經接近尾聲。中海油新聞宣傳部相關人士介紹,中海油已與廣東12家大型成品油批發商達成協議,為其供應成品油,隨后將投入到加油站建設中。
中海油終于開始了登陸之旅。早在2006年,傅成玉就在香港表示,中海油將進一步染指下游業務。2006年2月,中海油通過“油源換股權”的方式,以3.88億元從中石化手中購得上海星城石油有限公司83.2%股權,從而間接獲得了上海星城在上海的20個加油站和一個1.66萬立方米的油庫。2006年3月,中海油與殼牌合資的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正式投產,顯露了中海油上中下游縱向一體化發展的韜略。
2007年5月,在商務部公布的8家新獲成品油批發資格的企業名單中,中海油旗下的中海石油煉化公司和中海煉化銷售分公司名列其中,這為中海油進軍成品油零售市場掃除了障礙。2007年10月,中海油的第一座全資加油站,即石化西加油站在廣東惠州投入運營。“這是中海油下游產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上述中海油人士表示,由此中海油正式進軍油品銷售市場。
按照計劃,在珠三角地區,中海油以惠州為基地,最終將形成4000萬噸煉油、300萬噸乙烯生產規模;長三角地區,以寧波大榭為基地,形成1000萬噸煉油及相應的化工生產規模;環渤海灣及其他地區則以山東為基地形成1000萬噸煉油和鹽化工在內的生產規模。
近日隨著油價的回升,中海油逐漸恢復盈利,日前大摩將其評級上調為“優于大市”,這是由于對油價預測上調所致,大摩認為在三大中資油股中,專注上游開采業務的中海油是直接受惠于強勁的油價走勢。
此前有專家計算在目前成品油價格管理 辦法下,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最佳盈利區間分別是70美元 /桶-90美元 /桶和50美元,而中海油就簡單的多,只要油價高于20美元,就有利可圖,因為中海油的開采成本僅為18-22美元的來說,因此中海油具有相當優勢。
準備發起赤壁之戰
就像從曹操身邊成長起來的劉備,“翅膀硬了”的中海油終于開始另立門戶,并來蠶食老東家的地盤了。
有消息稱,羽翼豐滿起來的中海油開始在廣州招兵買馬。準備迎接成品油市場的赤壁之戰。中海油只要在廣東與中石油、中石化平分秋色,才可能在全國與中石油和中石化平起平坐。
但這個目標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實現。而且,與中石油、中石化在加油站網絡已占全國半壁江山的,中海油目前僅在2006年通過收購獲得了上海星城石化20多座加油站。由此,中海油必須采取各種手段贏得下游需求商的青睞。
不但要“招兵買馬”,而且還要收買人心。
中海油內部人士對說,由于具有上游油氣資源優勢,中海油在進入煉化領域后不存在油源問題。但目前國內加油站網絡已基本建設成熟,對中海油來說,市場拓展將是其進入成品油零售領域最大的障礙。
幾年來一直希望把業務從海上拓展到陸上的中海油,其“上岸”計劃并不順利。以廣東為例,當初中海油規劃部署在當地成立300個加油站,但至今已建成的網點屈指可數。中海油主要依靠收購來發展加油站網點,效果不佳,相關配套的油庫、管道等也沒能跟上。
全國9萬多個加油站中,中石化擁有2.8萬多個,占33.3%;中石油擁有1.9萬多個,占20%;而中海油在全國僅有100來個加油站。除了這兩個在成品油市場多年無人撼動的壟斷巨頭,中海油還必須面臨越來越多和它一樣的覬覦者,比如中化集團、中航油。另外,隨著國內成品油零售和批發市場相繼開放,殼牌、BP、道達爾等外資石油巨頭也躍躍欲試。
5月4日,惠州1200萬噸煉油項目13套主體裝置成功投產,該項目也是目前投產的國內規模最大的單套煉油項目。“惠州煉油項目的完成,進一步完善了中海油的產業鏈,為中海油上中下游一體化戰略再次邁出關鍵一步。”上述中海油相關人士說。
當前廣東每年約需要2000多萬噸成品油,而中石油、中石化在廣東的成品油批發市場上已經占據95%的份額。在約6000家加油站中,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油BP,大概控制了45%,其余才是中海油和社會的。也就是說中海油惠州煉化項目產能全部釋放,還需要收攏全部的民營加油站才能占據廣州成品油供應的半壁江山。
為了避開兩大集團的鋒芒,中海油已經擬定了“兩洲一灣”的成品油市場發展規劃。即,以河北中捷石化為支點,拓展環渤海灣各省成品油市場;以寧波大榭、和邦化學為支點,拓展長江三角洲市場;以惠州煉油項目為支點,在珠江三角洲拓展。
由于河北中捷石化、寧波大榭、和邦化學煉油能力較小,擴建產能尚需時日,因此,中海油將進軍成品油市場的突破口放在珠三角。
“珠三角是我們國家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但大型煉廠現在只有茂名、廣州兩座,中石油、中石化每年都要北油南運或者是海外進口油,所以,我們在這里建煉廠有一個比較大的市場,而且由于運輸距離短,所以我們的成本比較便宜。”中海石油煉化公司副總經理刁國濤今年初對媒體表示。
成立三大區域銷售公司
據介紹,為整合內部資源,加強下游板塊發展,中海油已于去年整合其煉化分公司、銷售分公司以及中化建和中化供銷的銷售和貿易業務,成立煉化和銷售事業部。并已于上海、廣州和天津設立三個區域性銷售分公司,這標志著中海油的銷售體系,特別是成品油銷售和化工品銷售的網絡體系已基本建立。
這對中石油中石化的挑戰才剛剛開始,業內專家也為這兩家指出了如何應對挑戰之計。
“中海油的進入激勵了競爭機制。對于中石油、中石化來說,需要提高服務質量,提高油品豐富度,提高品級層次。”
由于長期壟斷,石化雙雄掌握的定價權的格局可能被打破。“如果中海油加大和民營加油站的合作,將對國內市場生產正面影響,優化油品吸納統合機制。”
商務部網站《成品油批發名單》顯示,具有資質的企業目前共有2706家,超過3/4以上的為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所屬企業,另外的相當一部分也大都是其他國有背景和少部分民營企業。
專家指出,從石化雙雄到“石化三杰”肯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進程多快要看各家的重視程度。特別是目前提出的新能源戰略對石油消費提出挑戰,中海油的進入起到很好的過渡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