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發令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須退出房地產業務,在產權市場上激起了巨大反響,而上海的產權市場作為央企房地產退出的重要渠道,將給民間資本提供大量承接機會。
央企房產投資凈流出
在全國,上海產權市場交易規模和運行質量多年保持領先。 2009年,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各類產權成交金額達1190.21億元,同比上漲10.87%。企業國有產權去年成交金額達到962.97億元,同比增長6.94個百分點,增值率為44.91%,同比增加32.95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
上海產權市場還是中央企業重要的產權和資產交易平臺,在支持國資國企改革中發揮著資源配置和優化功能。就拿今年來說吧。今年以來,上海產權市場上發生的交易涉及到了八十多家央企,即有六成以上的央企項目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交易。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中央企業產權交易項目掛牌數和掛牌金額較去年繼續增長,保持了中央企業產權交易全國第一的位置。
以往的數據還說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是央企企業房地產業務退出的重要渠道。2007年至2010年3月,各央企集團已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成交房地產項目126宗,總金額60.3億元,其中2009年至今在聯交所掛牌轉讓成交52宗,成交金額近20億元。再來看看受讓這一塊:2007年至2010年3月,各央企集團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受讓成交房地產項目34宗,總金額近20.79億元。可見,央企近年來在房地產業務方面是呈資金凈流出狀態,并未如人們想象的那樣是完全的“國進民退”,相反,不少央企已在逐步退出房地產板塊。
非公資本接盤踴躍
由于上海產權市場的平臺功能強大,隨著國資委的發令,可以預見的是大量的央企業房地產項目將掛牌上海產權市場進行出讓,而緊跟而來的將是非公資本的接盤浪潮。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研究室高級經理劉亮博士認為,三大原因確定了非公資本將成為這些房地產項目的受讓中堅:一是從國家宏觀政策方面看,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是必然趨勢,在央企帶動下,國有企業退出房地產市場的大勢不會改變;二是從民間資金的投向來看,房地產仍然是他們重點關注的市場之一,因此,在央企退出的前提下,非國有企業將有更多的參與機會;三是從資金方面來看,隨著房地產信貸的進一步收緊,國有企業向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可能趨于謹慎,因為國有企業的資金更大程度上依賴于信貸,信貸政策的收緊可能會使他們在資金方面產生些問題,而這也為非公資本帶來機會。
事實上,近年來非公資本作為房地產項目承接主體已非常明顯。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在2007年至2010年3月轉讓的房地產項目中,國有及國有參股企業受讓的房地產項目為304宗,占總成交宗數的38.33%,總金額近259.83億元,占總成交金額的45.56%,受讓的“大頭”已經是非國有企業。整體來看,國有企業在房地產市場呈凈退出的格局,非國有企業是房地產市場的主要進入主體。
產權市場服務功能升級
據悉,為了讓各類社會資本更好地參與承接準備退出市場的國有產權,并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近來在服務出讓方和受讓方上又有許多新動作出臺。
今年,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加大了項目推介力度,實行投資人檔案管理,加強了投資人信息庫建設,與更多的投資人包括國內外知名的證券、投資基金、資產管理公司、私募股權基金等投資機構建立了廣泛聯系,將項目推介重心從賣方市場向賣方和買方市場并重轉變。并在擴大新的投資人群體的同時,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注重區別投資主體類型,不斷深化和豐富服務內涵,實現系統對市場項目的跟蹤、對項目核心價值的分析和信息撮合的實時化。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市場部高級經理姜濤透露,今年以來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先后組織召開了項目推介會70多場,推介了200多個重點項目,有2000余個投資人參加了項目推介會。不久前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市場部組織的房地產項目專項推介會就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該推介會不僅詳細介紹了國航大廈整體轉讓、上海白廈賓館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上海雍盈實業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麗園路某辦公樓等項目情況,還邀請中國指數研究所專家來交流講解政策,分析和研判投資策略,為意向投資人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據悉,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還建立了多元化、多層次的網站系統,跨越地域與時間的制約,增強了項目信息的輻射力。除此而外,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正在建立完善全球信息發布渠道,充分發揮現代網絡傳媒(網絡、手機、電視等新媒體)在信息收集與傳遞中的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地發布信息。今年以來,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累計發布掛牌項目信息上萬條,重點項目推薦400多條,同時在全國30家地市級報紙上發布中央企業項目公告,吸引了投資人的廣泛關注,進一步提高了企業國有產權進場交易的成效。(唐蓓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