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環保組織的志愿者們,日前就中國西部大開發中地震監測網站的建立發出聯名呼吁,建議在西部大開發中,在開發西南水電資源時,建設專用地震監測臺網,以減輕自然與人為災害帶來的人民生命及財產的損失。
一些專家認為:印度洋地震海嘯暴露出,人類對海洋周邊環境以旅游之名進行的過度開發和利用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人禍”。這次受災打擊最嚴重的兩個地區泰國和斯里蘭卡,都有因為過度進行開發而破壞海岸生態的記錄。泰國的普吉島為了發展旅游業,把海岸的紅樹林砍伐,開發成度假區;斯里蘭卡因為過度開發而導致水災,修復工作尚未在海嘯前完成,結果令當地人面對雙重打擊。反而十年前不斷受颶風威脅的孟加拉國,由于風災過后當地重新種植防風林及恢復海岸生態,使海岸得到珊瑚礁及紅樹林的保護,在這次大災之時,其人員傷亡在受災國家中是最輕的。
中國西部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岷江、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這些地區有以下共同特點:該區地處新構造運動強烈、地質環境極不穩定的高山峽谷區,其表現為強烈地震活動帶和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高發區。在這一地震高烈度區,修建水壩的危險系數較大。
在中國西部大開發中,云南三江并流的怒江、虎跳峽、小灣;四川康定的木格錯、仁宗海及瀑布溝都修建大壩在即,卻沒有一個地震監測臺網建起。有關怒江建壩的環境影響評介中,地震部分只有半頁紙的篇幅。
環保志愿者們表示,水壩的任何隱患無疑都是對下游城鎮的巨大威脅。西部大開發中建立地震監測網站已經十分緊迫。(韓樂悟)
中新網 2005年1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