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三峽工地5月16日電 峽江流水清澈,兩岸綠草如茵。巍峨雄壯的銀色大壩下,左岸是環保公園,右岸是一個截留紀念園,到處郁郁蔥蔥、花香鳥鳴。如果不是右岸大壩上還有高高聳立的塔吊,干凈的馬路上不時有掛著工地牌照的車輛穿行,人們很難看出這是一個正在緊張施工的超級工程建設工地。
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從開工之日起,就確立了“環境與工程建設同步”的原則,努力將這個全球超級工程打造成一個環保工程、生態工程。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科學環保部主任孫志禹告訴記者,三峽工程建設期內,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有著嚴格的控制。比如,數量龐大的混凝土生產過程,也會產生數量龐大的廢水,這些廢水必須經過凈化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而其中超過一半以上的廢水,處理之后又進行了重復利用;工程原有的大部分植被不可能保留,還會形成新的邊坡和水土流失,在施工中,要求水泥、沙石必須封閉運輸,對施工現場的植被要及時恢復。如今,在15.28平方公里的施工工地上,幾乎沒有一片裸露的泥土,幾乎看不到塵土飛揚的景象。
據悉,三峽工程動工以來,僅在工程建設方面的環保投資就有近10億元。
除壩區外,庫區的環境保護和災害治理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峽水利樞紐在建設過程中及運行后,對流域水質、泥沙、地質災害等采取了一系列監控和改善措施,加上國家近年在庫區大力推行退耕還林、水土保持、岸坡綠化帶工程及危巖與滑坡災害的預防與治理,三峽庫區的生態與環境總體良好。按照規劃,2001年到2010年政府將投入近400億元巨資治理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分階段建設150多座污水處理廠、170多座城市垃圾處理場,三峽庫區的污水及垃圾處理率將達到85%以上。
長期參與三峽工程規劃、設計和建設的專家謝修發說,作為三峽工程第一功能的防洪功能,其環境效益是不可估量,也是不可替代的。同時,三峽水電是一種清潔能源,對大氣是一種有效的保護。
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三峽工程對環境方面的影響都在意料之中,都在控制范圍之內。隨著三峽工程的順利進展和三峽地區環境的改善,長江三峽將會成為一個更加舒適宜人的風景名勝。(記者皮曙初、張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