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北京化工大學趙素合教授《廢輪胎利用的現狀與發展》專題講座上了解到,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廢舊輪胎平均每年以兩位數快速產生,已成為新的固體廢棄物污染源。2004年我國消耗橡膠420萬噸,連續3年成為世界橡膠消耗大國(2002年起超過美國),而橡膠消耗的近60%用于生產輪胎。2004年我國輪胎產量達到2.39億條,居世界第二
,而當年產生的廢舊輪胎已超過1.12億條,約320萬噸。預計201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7000萬輛,廢舊輪胎的產生量將達到2億條。因此,充分回收利用我國的廢舊輪胎資源,緩解我國橡膠資源匱乏現狀,防治“黑色污染”,對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將起到積極作用。
“目前,人們對翻新輪胎的認識還存在著誤區。”上海輪胎橡膠集團董事長范憲這樣表示說,“翻新輪胎不會影響汽車行駛,甚至因為舊胎體經受過擠壓而更加安全可靠。飛機后輪上所用的基本上是翻新輪胎,就是這個道理。”由于認識上的誤區,司機往往采用“一胎跑到底”的方式,不按磨耗極限標志進行輪胎翻新再利用,這在造成行車不安全的同時,也使輪胎使用過度失去翻新價值成了真正的廢胎而無法翻新。”
據專家介紹,我國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率很低。2004年我國廢舊輪胎產生量1.12億條,輪胎翻新量約800萬條,其中子午線鋼絲輪胎翻新量約200多萬條,如果按發達國家水平,至少應該有1800多萬條舊輪胎可以翻新,這就是說,我國每年有大量的舊輪胎作為廢輪胎報廢了。2005年美國輪胎翻新量約為2800萬條,新輪胎與翻新輪胎比例為9∶1,每年因此節省用油40億加侖。同年我國輪胎產量為3.18億條,輪胎翻新量僅為1100萬條,新輪胎與翻新輪胎比例約為29∶1。如果每年賦予300萬條舊輪胎以新的生命,使輪胎的行駛壽命達到10萬至15萬公里,那么,此舉每年可以節約橡膠價值達4.5億萬元,同時又防治了“黑色污染”。
對此,中國輪胎翻新協會人士呼吁,當前需要國家解決的主要問題:一是應盡快出臺《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管理條例》,用法規規范市場,規范行業發展;二是建立健全廢舊輪胎回收集散地,以解決當前無廢舊輪胎回收渠道問題。可以先在北京、天津、上海進行試點,變目前分散、無序的回收體系為集中有序的回收體系;三是從產業政策抓起,凡新輪胎要從設計、生產上考慮輪胎翻新,對用戶承諾輪胎使用壽命(包括翻新次數)、行駛里程;四是強制規定輪胎使用中的磨耗極限,凡達到胎冠花紋深度磨耗極限要進行翻新;五是加工廢舊輪胎的企業建立市場準入機制,必須符合國家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循環利用的要求;六是解決當前廢舊輪胎循環利用企業稅賦過重、進料無增值稅抵扣,回收成本高,企業難以為繼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