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環境綠皮書《2006年:中國環境的轉型與博弈》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環境綠皮書指出,中國新農村建設若要取得實質的成功,絕不能忽視農村環境問題的解決。而據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所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農村環境污染程度,幾乎完全取決于工廠的類型,而不是環保部門的監察力度,村民自身的抗爭行為幾乎成了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
2006年伊始,中央提出新農村建設的戰略舉措,把農村的環境問題推向了更重要的歷史舞臺。但是中國農村的經濟發展與環境惡化的危機之間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而且愈演愈烈。農村癌癥高發是環境污染所致已成為中國當下無法回避的現實。尤其在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癌癥村被媒體曝光出來。癌癥的形成有多種因素,包括飲食習慣、食用農藥過量的果蔬、環境質量下降等。但是,這些癌癥村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所在地區水土環境遭到了嚴重的污染。
衛生部門和水利部門初步調查顯示:目前全國農村無法得到或負擔不起安全用水的人口有3億多人,其中飲用水氟砷含量超標的約有6500萬人。長期飲用砷超標的水,造成砷中毒,導致皮膚癌和多種內臟器官癌變;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質含量嚴重超標的地區,易導致疾病流行,個別地區癌癥發病率居高不下。
另據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所在2006年暑假組織學生對全國64個村莊進行的訪問調查顯示,農村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工廠,它們或多或少地對周圍村莊造成了生態環境上的危害;至于危害的程度,幾乎完全取決于工廠的類型,而不是環保部門的監察力度。而村民自身的抗爭行為幾乎成了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但同時農村公眾的行動不足,單純依靠他們保護環境將存在著“功能虧欠”。抗爭結果大致是村民獲得了物質利益補償,而不一定是生態環境得到保護。當前,農村公眾還不是保護本地生態環境的有效力量。
因此,環境綠皮書提出,為了改善農村環境污染現狀,一方面要加大中央政府的執法力度,另一方面,需要有效加強農民成為本鄉本土的環境守護者的能力。同時,當前中國社會已經相當活躍的各類民間環保組織,也應當積極成為公共環境利益的代言人。
據悉,《環境綠皮書》由我國知名民間環保機構“自然之友”編寫,著名學者楊東平任主編,每年出版,對當年的環境形勢進行分析和預測。(王炳晰/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