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的移動雷達正在監測臺風“圣帕”。賴廣生攝
極端天氣氣候的增加,引發了更多的氣象災害。《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行動計劃近日正式啟動——
截至目前,我國第一份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性文件——《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已出臺兩個多月。近日,中國氣象局貫徹落實《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行動計劃正式啟動。
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增加,今年多項氣象紀錄被打破
“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我國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增加,尤其是今年,多項氣象紀錄被打破,氣象災害呈現種類多、范圍廣、強度強的特征。”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司長宋連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王守榮介紹,氣候變化和氣象災害緊密關聯,氣象災害本身是一種異常的氣象現象,包括天氣和氣候兩個方面的災害。在全球變暖大背景下,氣象災害呈加劇趨勢。
“比如,今年春天東北發生的大雪,雷電災害,汛期的洪澇災害,包括強降水和臺風造成的洪澇災害,還有干旱,都是極端事件和氣象災害的典型表現。”王守榮說。
“加強監測、提高預報水平、有效傳達災害信息,是我們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國氣象局科技發展司司長郭亞曦表示。
據介紹,加強對災害性天氣的監測,就是利用各種現代化手段設備對災害進行監測。增加預報項目是氣象服務發展的趨勢。“我們會根據各行各業對氣象工作預報更精細化的需求,提供更多的有針對性的精細化預報產品。”宋連春說,比如最近針對鐵路交通安全問題提供了氣象保障服務,這樣的產品,以后還有更多。
氣象短信預警服務已覆蓋1/4手機用戶,“最后一公里”預警還需強化
“在災害預報的迅速傳達上,我們做得還不夠。”宋連春表示,以后將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有效手段和途徑,把氣象災害預報信息傳達到廣大社會公眾手中。
據介紹,中國氣象局正在建設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主要的信息發布手段包括:一是電視。去年已開播專門的中國氣象頻道。第二個是手機短信。全國共有8363萬手機用戶能夠享受氣象部門發出的天氣預報和防災預警短信服務,占手機用戶總數的1/4左右。一旦發生突發性氣象災害,氣象部門與有關通訊部門將把預警信號進行群發,特別是使全國64萬防汛人員第一時間拿到氣象資料。第三個是移動和固定電視顯示屏。這種方式主要面向城市,為城市市民提供氣象預警服務。比如上海已經有12000多塊顯示屏。
“目前我們正在努力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最后一公里’預警。因為上面提到的幾種方式,仍然不能到達偏遠山區、牧區。”宋連春說,中國氣象局在實驗利用衛星廣播的技術,使氣象信息能夠達到傳統的通訊手段達不到的地方,特別是偏遠地區、農區、山區,將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加氣象信息的覆蓋。
氣候本身就是一種資源,應加強開發應用
“全球變暖對自然生態和經濟系統有何影響,目前在科學上還存在不確定性。但關注生態非常重要,氣候與生態有緊密關聯。”王守榮表示。
“我認為氣候變暖超過兩度后,洪澇災害、饑荒和其他方面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可能就表現得非常嚴重。”王守榮坦承,我們現在對生態環境和氣候系統、大氣過程相互作用的機理,了解還不是很深。
據介紹,我國現有的氣象觀測手段為氣象衛星和全國3000多個臺站。“一方面我們需要提高氣象預報水平,另一方面也將通過對氣候和生態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一些生態環境、監測、保護和建設方面的對策建議。例如,通過研究,我們可以了解什么地方,適合什么樣的植被,適合什么樣的生態條件等。”
“氣候本身就是一種資源,不同的氣候實際上決定了不同的生態系統。我們怎么把水、光、熱、風能資源利用好,就是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王守榮告訴記者,國家在“十一五”期間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其中水、風、太陽能就是很好的清潔能源,生物能源跟氣象也有關系。
“因此,要加強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我們希望能夠出臺一個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的法規性文件。”王守榮說。(劉毅)
中國已經歷21個暖冬 氣候專家很難判斷氣溫上升勢頭何時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