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加手段,提高大氣違法處罰額度
記者:征求意見稿針對現行大氣法處罰額度低、執法力度弱作了調整,如無證排污將罰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還多處提到“并處貨值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引入“按日連續處罰”、環保部門查封扣押權等。為什么要作出這些規定?
柴發合:現行大氣法存在執法難、取證難、守法成本遠遠高于違法成本、執法成本倒掛等問題。例如,現行大氣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向大氣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排放標準的,應當限期治理,并由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根據環境保護部環境行政處罰辦理系統,2012年至今全國大氣環境違法處罰案件9110件,處罰金額3.05億元,平均每個案件處罰3.11萬元,遠低于企業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治污設施運行費用。
處罰金額較低,完全起不到威懾作用。為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實行最嚴格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的要求,響應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強化法律責任追究的制度設計,必須大幅提高違法成本,以圖逐漸實現守法保障利益、違法得不償失的目標。
為此,征求意見稿加大了處罰力度,大幅提高違法行為的罰款數額,對嚴重違法行為要追究治安和刑事責任,提出單位及其負責人“雙罰制”的處罰原則,對拒不改正違法行為的企事業單位要“按日計罰”,對同一單位兩次以上違法行為施行加倍處罰,對屢教不改者的處罰設定了“上不封頂”的罰則。
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無證排污將罰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并處貨值金額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以及引入“按日連續處罰”等內容也就不足為怪了。
同時,增加環保部門的查封扣押權等權力,有利于增強環境執法主體的權威性,提高環境執法效率和震懾力。
總體滿足管理需求,需在兩方面進一步加強
記者:整體上,您對征求意見稿有什么修改建議?
柴發合:我認為征求意見稿總體上能夠滿足當前我國大氣環境形勢以及大氣環境管理的需求,但尚需在以下兩個方面進一步加強:
第一,加強信息公開,引導公眾參與環境監督和管理。環境信息只有充分公開才能獲得公眾的理解,才能動員更多的公民和組織參與、支持環境保護工作。為落實黨的十八大報告“擴大有序參與,推進信息公開”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及時公布環境信息,健全舉報制度,加強社會監督”的要求,應提出政府要及時公開環境質量信息和其他環境信息,進一步強調企業應當公開污染物排放情況等環境信息,同時對所公開的信息負責。鼓勵并引導公眾對政府和企業進行監督,參與到環境管理和執法等過程中來,積極舉報違法行為。
第二,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而且溫室氣體排放和大氣污染物排放的關系非常密切,許多物質既是大氣污染物又是溫室氣體,如臭氧和黑炭;許多污染源既排放大氣污染物又排放溫室氣體,如燃煤鍋爐、工業爐窯等。因此,應增加相應章節或條款倡導大氣污染防治與應對氣候變化相協同,鼓勵溫室氣體減排,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國家應當協同控制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積極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和氣候變化應對的統籌協調。(記者王瑋 李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