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范圍變更、實業投資被禁,全國55家信托公司開始籌劃重組
今年4月18日,華寶信托正式更名為“華寶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成為轉型后獲得新牌照的首家信托公司。眼下整個信托業正面臨一場生死轉折。
目前,交通銀行與建設銀行積極洽購信托公司的消息,不斷從市場中傳出。消息稱,交行收購南方一家信托公司的方案已獲銀監會批準,建行則與北方信托的控股股東泰達控股就收購相關事宜在緊密接觸中。
種種跡象看來,看似平靜的信托行業,卻醞釀著一場不同尋常的變革。是被淘汰出局,還是轉型重新起步?連日來,證監會先后下發了幾個關于信托公司的管理辦法,信托公司再次被推到了十字路口上。
信托業直面“第六次整頓”
這場變革源于今年3月銀監會下發的兩個文件,《信托公司管理辦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開始實施,被業界戲稱為“信托業的第六次整頓”。兩個辦法將信托公司的業務范圍進行修訂,核心就是壓縮并限制信托公司的固有業務、風險業務、非專屬業務,將信托公司的新業務功能定位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專業化機構上來。
這兩個《辦法》要求,信托公司做到以主要經營信托業務為主,盡量不做或少做固有業務,特別是實業投資業務更是明令禁止。同時,引入“合格投資人”的概念,將自然人的規模和數量設限為100萬元以上、50人以下。
對于新辦法的具體實施過程,銀監會做出了過渡期的安排,指出凡能夠按照新辦法開展業務、且滿足“申請變更公司名稱并換發新的金融許可證”條件的公司,可以向銀監會提出變更公司名稱和業務范圍等事項的申請。目前尚不能按照新辦法開展業務的公司,可以有最長不超過3年的過渡期。
但是如此規定,對于信托公司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據了解,目前70%以上的信托公司均依靠固有財產開展自營業務生存,又在已經開展的固有業務和信托業務中70%以上依靠貸款方式加以運用。因此,如果刪去上述這些內容,信托公司的生存將大受影響。另外,信托業的門檻提高后,很多普通投資者無法參與進來。在這種“硬限”下,全國55家信托公司必須結束以前的方向,走上轉型和業務重組的歷程。
信托公司積極備戰
“這個政策的出臺有兩個背景,一個是從去年起,中國的金融市場不得不全面向世界開放,另一個是金融業的混業經營。”安徽省國元信托投資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潘聯星表示,在這兩個背景下,對信托業的重新定位以及重新整合是必要的,一開始大家都很著急,但這一變革政策逐漸被業內認可,現在同行們已轉為積極應對。
“這是一件好事兒,能促進信托行業更好的發展。”在記者采訪過程中,這是信托公司的普遍反應。“我們正在接受銀監局的培訓,并仔細研究轉型的方案。”陜西省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表示。
在過去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銀監會先后下發了《信托公司治理指引》、《信托公司受托境外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并且銀監會默認了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信托企業的收購行為。
“這是銀監會在給信托公司找退路,具備轉型條件的公司就自己轉型,不具有條件的公司,可以通過被收購的方式,獲得資金和幫助來轉型。”潘聯星表示。
據了解,在業務轉型方面,國內很多家信托公司目前已有了實質性進展。據記者了解,北京、上海和江浙一帶已有多家信托公司向銀監會遞交了直接開展新業務的申請。
目前,聯華信托投資有限公司被銀監會選為REITs的試點信托公司,重慶國投得到有關政府部門的認可,發行準基礎設施內資產證券化產品,還有一些信托公司和私募基金合作,進入到證券市場。應該說,國內越來越多新的信托產品正在被創造和升級。
轉型服務高端市場
此次轉型主要實現兩個方面的轉變:一個是運作模式由原有的融資模式向資產管理模式轉變,另一個是服務對象由原來的普通投資者向由風險識別和風險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資者轉變。潘聯星認為,其實就是信托行業由低端向高端的轉變。
“信托業若轉型轉不好,很有可能就走向消亡。”中國會計學會信托投資分會秘書處張玉民表示,以前信托業服務的人群比較低端,人們對于收益率的要求只有4%-5%之間就可以滿足。“但信托業轉型后面對的是高端市場,目前資本市場資金使用的實際成本就在8%-9%,而且人們要求高收益率,所以信托公司必須進行產品創新。”張玉民說。
此前,中國信托業協會秘書長陳玉鵬曾表示,混業經營是我國金融業的必然趨勢。信托產品由于非常靈活,在我國監管制度不夠完善的情況下,信托業的發展被綁住了手腳。
但隨著制度的完善,信托的作用會更大表現出來,比如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在農村金融建設問題上,信托就能發揮很大作用。
潘聯星稱,如果政府積極幫助信托行業,并逐漸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信托行業很快就可以完成轉型,并擁有非常廣闊的前景。(記者 孟斯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