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两性午夜刺激性视频,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日韩肉丝袜免费无码Aⅴ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上海世博會呈現兩大創新亮點 動遷工作獲99%以上動遷居民支持  -廣州決定收回80宗閑置土地 堅決打擊囤積 下半年房價將加速上漲 -今年洪災直接經濟損失525億元 因災死亡652人 陜西洪災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國大中型鋼廠實現利潤翻番 下半年鋼價不會有大回落  -滬深股市低開高走 滬指站上4400點 兩市總市值逼近20萬億元 -《優撫對象醫療保障辦法》8月1日起實施 優撫對象可享受3項優待 -3月末我外債余額$3315.62億 黑石大跌 國家匯投公司虧損5億美元  -5油企獲首批原油經營資格 民企可經銷成品油 高額投資成門檻 -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降2.78% 社科院稱GDP應控制11%內 -中國今年第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審計署公布中行交行招行資產負債損益審計結果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7 月 20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中新網7月20日電 審計署今日在其官方網站刊登了中行、交行、招行2005年度資產負債損益審計結果,審計結果全文如下: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度資產負債損益審計結果

(二○○七年七月二十日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規定,審計署于2006年對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銀行)總行及部分分支機構2005年度資產負債損益情況進行了審計。

一、基本情況及總體評價

審計結果表明,近年來中國銀行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經濟金融工作的方針政策和銀監會的監管要求,通過深化內部改革,完善現代銀行治理結構,加強風險控制,改善資本管理,經營效益穩步增長。

(一)初步建立起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根據現代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治理模式,中國銀行按照“三會分設、三權分開、有效制約、協調發展”的標準,建立了相對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已開始運作,并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要求,明確各自職責,公司治理機制開始發揮作用。

(二)財務狀況逐年好轉,抗風險能力逐漸提高。中國銀行在股份制改革中,通過政府注資和實施財務重組,歷史包袱得到消化,財務狀況開始改善,盈利能力逐年提高,抗風險能力有所增強。據中國銀行年報反映,2002年至2005年,中國銀行撥備前營業利潤分別為427億元、548億元、578億元和647億元;凈利潤為94億元、287億元、209億元和275億元;總資產凈回報率從0.31%提高到0.72%;股本凈回報率(不含少數股東權益)從4.31%提高到12.62%;資本充足率從8.15%提升至10.42%。同時,通過加大剝離和核銷不良貸款工作力度,完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強化資產質量監控,風險管理的范圍進一步拓寬。2002年至2005年,中國銀行不良貸款從4085億元下降至1032億元,不良貸款率從22.49%下降至4.62%(其中,2005年末的不良貸款余額比2004年末下降了67億元,不良率下降了0.5個百分點),不良貸款和不良率呈雙下降趨勢,撥備覆蓋率從22.09%上升到80.55%,抗風險能力逐步增強。

(三)外匯業務保持領先地位,中間業務不斷創新。2005年末,中國銀行境內行外幣貸款余額和外幣存款余額分別占市場總份額的43.3%和23.7%,國際貿易結算量占市場總份額的32.6%,貿易融資在四大商業銀行中的份額超過50%,均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同時,憑借產品創新能力,加快了中間業務整合創新步伐,中間業務收入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截至2005年末,為客戶提供結算、保函、現金管理、委托貸款等業務產品和服務,共取得非利息收入156億元,占營業收入總額的13.5%。

(四)財務管理不斷完善,內部稽核逐步加強。中國銀行不斷完善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實行審慎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加強財務信息的披露,初步建立了適應現代商業銀行要求的財務管理體制。同時,建立了獨立的稽核體系,實施全方位的稽核檢查制度,發揮了較好的作用。2005年,為查找內控隱患,防范操作風險,先后3次開展以基層機構、重要業務崗位、基層負責人為監督重點的業務大檢查,檢查面達100%。

但審計也發現,中國銀行在經營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違規問題和薄弱環節,需要加以糾正和改進。

二、審計查出的主要問題

(一)經營管理方面存在違規問題。一是違規發放貸款55.14億元。一些分支機構發放房地產貸款時未嚴格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有的違規向自有資金不足或“四證”不全的房地產企業發放貸款,有的違規向土地儲備中心發放貸款,還有的發放虛假個人按揭貸款等。如2003年3月,江蘇南通分行向“四證”不全、自有資金比例不足30%的南通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發放房地產開發項目貸款1.5億元,貸款發放后被企業挪用于股權投資,截至2005年末貸款余額9460萬元形成不良。四川省分行2001年組織下屬單位部分職工與四川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4家房地產開發商簽訂購房合同,并據此違規向這些職工發放“零首付”個人住房按揭貸款3.15億元,開發商承諾兩年內代為出售或回購該行職工“所購”房產,并給予貸款職工按揭貸款金額4%的收益回報。據查,銀行職工共取得收益927.32萬元。截至審計時,貸款本金1.03億元未收回,面臨損失風險。二是違規辦理票據業務8億元。中國銀行一些分支機構缺乏風險意識,違規辦理票據業務,致使銀行出現墊款。如2001年至2005年,青島高科園支行違規為青島某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簽發無真實貿易背景、抵押、擔保不落實的銀行承兌匯票4.1億元。該公司將匯票全部貼現后的部分資金用于歸還到期貸款、購買酒店等,截至審計時已形成墊款7402萬元。三是財務收支違規問題金額4.78億元,其中會計核算不實3.73億元。上述違規問題大部分發生在中國銀行股改以前。

(二)涉嫌違法犯罪案件仍有發生。本次審計共發現各類涉嫌違法犯罪案件線索21起。如1995年至1998年間,時任中國銀行北京分行行長的牛某,涉嫌違法向一家民營企業提供6000多萬元貸款,目前此案已由司法機關立案查處。

(三)一些信貸業務存在風險隱患,經營管理存在薄弱環節。一是公路等信貸業務存在風險隱患。審計發現,在中國銀行2004年已剝離給資產管理公司數億元公路建設貸款的情況下,該行的公路項目貸款不良率仍由2003年的0.55%上升至2005年的4.47%,其中,非國家骨干網公路貸款的不良率較高。二是在不良資產剝離、處置中存在不規范問題。2004年,中國銀行在不良資產剝離處置過程中,未及時向債務人或擔保人主張權利,導致部分剝離債權喪失訴訟時效或喪失申請執行期限。三是結算業務管理存在薄弱環節。一些分支機構為拓展業務,為客戶違規結匯提供便利。審計發現,一些企業和個人通過頻繁小額結匯逃避外匯監管。抽查2005年廣東佛山分行28戶個人結匯賬戶發現,以單筆9999美元或9900美元結匯的有2443筆,合計2421.94萬美元。

三、審計處理情況及建議

對上述問題,審計署已依法出具了審計報告,并下達了審計決定書。對違規經營、信貸業務存在潛在風險等問題,已移送銀監會處理,并責成中國銀行認真糾正和整改;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方面的違規問題,已責成中國銀行認真整改,調整相關賬目,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對涉嫌違法犯罪線索,已移交司法機關立案查處。

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審計署建議:中國銀行應進一步加強對各分支機構“一把手”的監督制約,尤其是加大對基層分支機構操作風險的監督檢查,加強金融職業道德及企業文化建設,增強風險意識和案件防范意識;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規范操作規程,及時糾正業務違規和管理薄弱問題,嚴肅處理違規辦理業務的相關責任人;通過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內部管理,切實轉變經營機制,不斷提升銀行綜合競爭力。

四、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

中國銀行高度重視這次審計,積極配合,及時整改審計發現的問題,嚴肅查處有關責任人,目前已對14名責任人進行了處理。同時,從審計發現的問題入手,加強了業務管理和內控制度建設。一是認真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切實加強信貸業務管理。如針對一些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問題,進行認真核查和整改,積極化解風險,目前部分貸款已收回。二是整合業務流程,完善授信審批程序,加強貸后管理,規范采購業務程序,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三是深入開展案件專項治理工作,構建有效的案件風險防控體系。從2006年三季度開始,在全系統構建起業務、法律、稽核等內部控制防線,突出對案件風險較高的重點環節、重點業務、重點機構的風險控制和檢查,加大對基層機構的監控力度。

來源: 中國新聞網
1   2   3   下一頁  



相關文章:
中行交行招行2005年違規放貸93億元
外資行鎖定高檔樓盤 放貸辦理者月收須過萬
年后存款準備金率將再上調 放貸沖動仍持續較強
不嚴格放貸等于慫恿押房炒股 商業銀行別太商業
《放貸人條例》將出臺 民間借貸有望地下轉地上
央行擬為窮人提供貸款 《放貸人條例》加緊制定
中國扶貧基金會小額信貸10年放貸1.5億 33萬人受益
亞行未來三年對大湄公河次區域擬放貸近16億美元
國開行首次向中小臺資企業放貸
央行加息:有利控制銀行放貸速度
圖片新聞:
長江上游強降雨形成新一輪洪峰 三峽工程首次發揮防洪功能
中國將在北部灣重點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緩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規劃/ 07年中國改革重點行業
·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投資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車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 中國數字報告
· 中國城市發展報告(2006年)
· 中國企業家看社會責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