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9月1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以7.5222報收。中國啟動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兩年多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從兩年前的8.11:1變為今天的7.5222:1,人民幣匯率日漸呈現市場化趨勢。
2005年7月21日19時,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啟動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與此同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次提高2%,為8.11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作為次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外匯指定銀行之間交易的中間價。
匯改以來,中國堅持主動性、漸進性、可控性原則,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強,市場供求因素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兩年多來,人民幣對美元走出了緩慢升值的態勢。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來看,2006年5月15日首度“破8”;2006年9月28日突破7.9:1關口;2007年1月11日突破7.8:1關口;2007年5月8日突破7.7:1;2007年7月3日突破7.6:1關口。
匯改使人民幣匯率擺脫了向市場化方向發展的束縛,但市場供求的推動力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這就意味著人民幣并不是一味升值,而是雙向波動,而人民幣匯率的這一趨勢也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呈現出日益明顯的態勢。
不過,從總體來看,“穩健”仍然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中的基本要求。人民幣幣值穩定有兩個含義:一是要控制通貨膨脹,就是對內購買力要穩定;二是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就是對外也要比較穩定。 “歐元之父”羅伯特·蒙代爾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個人也希望人民幣對美元保持穩定的狀態。
匯改兩年來的實踐證明,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是正確的選擇,央行發布的今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上半年,人民幣匯率總體走升,市場供求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發揮;人民幣匯率浮動彈性進一步增強,與國際主要貨幣之間匯率聯動關系明顯。同時,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促進了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優化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姚均芳、何雨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