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信貸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日前提出,將嚴格堅持信貸環保合規、全面建設“綠色信貸”銀行作為一項長期經營發展戰略,致力于打造一家“綠色信貸”模范銀行。
為此,工行將企業環保守法情況作為授信的前提條件,并建立企業環保名單,對所有貸款項目和貸款企業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
專家指出,針對高耗能、高污染及產能過剩行業(“兩高一剩”行業)貸款過快增長問題,銀監會已經連連發出令牌,而工行帶頭推動環保,將對整治“兩高一剩”企業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同時,對商業銀行優化自身信貸結構,防范和化解信貸風險,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具有重要示范效應。
“環保一票否決”
對于“綠色信貸”戰略,工行有關負責人解釋說,這適用于工行全部融資品種和所有客戶。在信貸業務發展中,工行遵循“雙高標準”,即在選擇信貸支持的企業和項目時,要嚴格信貸準入標準,不僅要滿足國家產業政策標準,還必須滿足節能環保標準,形成符合“綠色信貸”理念、體現綠色信貸要求的決策機制。強化行業信貸政策中的環保要求,對“兩高一剩”行業實行客戶名單制管理和行業限額管理。
具體來說就是,在新建項目貸款評估、審查、審批過程中,工行明確將項目是否通過用地預審、環境影響評價,是否符合區域整體規劃和污染排放指標要求作為審查重點,對違反國家環保政策、可能對環境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的項目一律予以否決。對新建、在建項目,在環保評價報告未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前,一律不提供任何形式的信貸支持等。
為此,該行否決了一批產品高污染、高能耗、維修設備較差、存在破壞生態環境隱患的項目。比如,該行總行最近就拒絕了某公司一個“金屬鈉擴產”項目貸款的申請,該項目涉及的貸款金額近30億元。2006年以來,工行主動從“兩高一剩”行業中的一般性客戶和有潛在性風險的客戶退出了167億元貸款。
加大“綠色產品”供給
在做“減法”的同時,工行也在做“加法”。
除了推行環保一票否決,工行還把加大信貸“綠色產品”的供給作為建設“綠色信貸”銀行的另一條重要途徑。通過改善和創新節能環保領域的金融服務,建立信貸支持節能環保的長效機制,從而優化信貸業務結構、尋找新利潤增長點。近期,工行在支持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等環保型企業和項目方面就發放貸款600余億元。
工行稱,將加大對國家確定的十大節能重點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范及推廣等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構建支持“綠色信貸”的“綠色通道”,提高審批效率。對重點支持的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重點企業,積極支持其增加環保設備、設施投入,對污染資源實施綜合治理,提高其持續發展能力。
讓信貸之樹常綠
當談到建設“綠色信貸”銀行的戰略時,這位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實踐證明,環保違法項目和“兩高一剩”項目存在極大風險,銀行不應當貪圖小利,而節能環保項目無論是從國內還是國際范圍來看,都是未來商業銀行發展的趨勢所在。
正是出于這種考慮,早在2002年12月,工行就率先在國內成立專門從事行業信貸風險控制的職能部門——行業分析中心,通過制定行業信貸政策來進行結構調整和風險防范。目前工行的行業政策研究和跟蹤已覆蓋國家公布的“兩高一剩”行業,在此基礎上,工行對各行業信貸政策進行總結分析,及時發布預警提示,確保了信貸投向綠色化。
近期,工行還加大了與國家環保部門、銀行監管部門的溝通協作,建立了企業環保信息日常溝通機制和企業環保信息監測機制,對企業實行環保名單制管理,在開展日常信貸業務時首先查詢國家環保部門和央行征信系統中的企業環保信息。
其實,在建設“綠色信貸”的背后,更體現了工行尋求業務經營戰略轉型方向的努力,即加快信貸結構調整進程,進一步提升防范信貸風險的能力和提升資產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