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雨雪冰凍災害,到膠濟鐵路事故,再到汶川大地震……在每一場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天災人禍中,保險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會關注。
沖在救援現場,賠在急需之時。可以說,啟動大災理賠應急預案,開通綠色通道,應賠盡賠,是各大保險公司今年伊始一直貫穿的“關鍵詞”。在一場場大災中,保險業不斷地“化危為機”,迎難而上。
看以下這組數字:雨雪冰凍災害,保險業已給付賠款約50億元;膠濟鐵路交通事故,保險賠付近700萬元;汶川地震,截至6月21日保險業共受理相關保險報案約25萬件,初步核實后已支付賠款3.39億元。
這組數字的背后,是保險行業開展的難度和強度百倍于日常理賠服務的超常規行動。每逢大災理賠,通常需要他們主動去尋找客戶、快速赴現場查勘、向客戶預付賠款和進行人道主義安撫救助。而這組數字,與災害事故實際造成的巨大損失相比,卻也顯得保險賠付既緊迫又單薄。
“從年初雨雪災害來看,保險的賠付很少,這并不是因為災害造成的損失不大,而是購買保險的人很少。很多遭災的農村家庭要么陷入貧困、要么支離破碎,不得不依賴政府和社會的救濟?!北1O會主席助理陳文輝如是說。
中國人壽總裁萬峰也談到,此次汶川地震中,中國人壽有超過1.3萬個客戶受災,但由于當地投保的保額都不高,中國人壽預計總賠付不超過10億元。這個金額相對而言是很小的。
在自然災害的賠付中,占“大頭”的往往是各類財產險的賠付。由于財產險理賠程序復雜,技術要求較高,其賠款分布上一般是“先低后高”,隨著災害理賠工作的推進,后面的賠付支出還會大幅增加。當然,不爭的事實是,我國的保險深度和密度仍然很低,加之巨災保險體制不完善、僅靠商業保險無力承保巨災損失,目前保險賠付只占到災害損失的1%-5%。
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多次呼吁,建立國家財政支持的巨災保險制度應盡快提上議事日程。他說,保險作為一種市場化的風險轉移機制、社會主義互助機制和社會管理機制,應通過推動建立地震險等巨災保險制度,使廣大人民群眾能在災前積極防災防損、災后及時得到經濟補償。經過保險市場化的制度安排,可以對財政支出產生放大效應,更大程度地促進經濟發展,改善社會福利。
根據經驗,災害事故的發生能促使人們增強投保意識,大災之后保險業尤其人身保險通常會有一個較快發展。萬峰介紹,中國人壽今年前兩季度保費收入增長強勁,一季度其保費增長超過40%,二季度增長情況也很樂觀。同時,大災形勢下也會促使保險公司加強內部管理。中國人壽就正在全系統開展增收節支工作。
保監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國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599.27億元,同比增長了51.2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051.17億元,增幅21.87%;壽險保費收入3200.23億元,增幅63.6%;健康險保費收入254.74億元,增幅73.74%;人身意外險保費收入93.13億元,增幅22.75%。
此外據悉,前5個月,保險資金運用共實現收益705.63億元,平均收益率為2.63%;保險總賠款支出1291.84億元,同比增長30.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