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場有稱中移動在回歸A股的路途上可能選擇CDR(中國存托憑證)的形式,一些媒體也對此進行了報道。為此,記者專門采訪了業內權威人士,該人士明確表示,從目前紅籌股回歸的進程來看,中移動回歸方式采用CDR的可能性極小,直接發行A股是最可行也是最成熟的方式。
此次市場再次揣度中移動回歸方式,主要源于中移動董事、副總裁薛濤海在《學習時報》上發表的一篇題為《我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的主要出路》的文章。他在文中認為,紅籌公司回歸A股,應優先選擇CDR。鑒于此,在中移動回歸A股仍然停滯之際,薛濤海的觀點被市場人士解讀為中移動回歸A股的方式可能會變為CDR。
業內權威人士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采用CDR的方式幾乎沒有可能。雖然我國政府較早時間就已開始討論實施CDR,但DR(存托憑證)產品在我國真正推出還需要一個過程。即便推出了,也還有很多配套環節需要跟進,其中,僅投資者教育就需要一段時期。因此,紅籌回歸采用CDR不是成熟的方式,直接發行上市A股才是紅籌企業回歸的成熟途徑。另一方面,現在這些大型紅籌企業雖然注冊在海外,但實際上還是中國企業,和真正意義上的境外上市的公司有所不同,所以不適合發行CDR回歸。
而更重要的是,監管部門也傾向于直接發行A股模式。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就曾公開表示,相對于紅籌公司以發行CDR的方式回歸,“可能涉及的方面比較多一些,辦起來也比較復雜”,“所以比較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直接到A股市場掛牌,我們傾向于這個”。據悉,管理層在紅籌公司回歸方式上之所以傾向直發A股模式,除了CDR所涉環節較多,不如直發A股簡單直接外,很大程度上還與利用優質上市資源提升A股市場核心競爭力的考慮有關。顯而易見的情況是,作為衍生品的CDR,并不能有效改善A股市場的結構和質量,因而也無助于A股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提高。
該權威人士還從投資機構和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角度出發指出,紅籌企業采取IPO方式回歸A股所帶來的投資機會,肯定將比CDR方式大得多。因為相比于存托憑證的間接方式,如果紅籌企業直接在內地大規模發行股票,投資機會將更大,也將使更多的投資者有機會直接購買其在內地的股票。如果采用CDR,不僅意味著參與投資紅籌企業的“資質”門檻更高,而且由于CDR單筆交易涉及資金巨大,一般投資者難以分享紅籌企業回歸的福祉。
記者另外還了解到,紅籌回歸的相關事宜目前基本準備就緒,只是需要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啟動。據悉,市場環境是眼下管理層考慮最多的因素。當然,盡管如此,監管部門仍然希望年內出臺紅籌發行A股的試點辦法。如此,年內應能看到首家紅籌公司回歸A股市場。
至于誰會成為第一家回歸企業,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仍難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中移動、中海油這類行業龍頭企業會走在“回歸”隊伍的前列。因為這類企業影響面較大,率先回歸一方面有利于大型國企規范運作,改善治理結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境內投資者分享大型國企的發展成果,同時,更有利于提高境內資本市場的投資價值,對境內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改善治理結構起到示范作用。(記者 王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