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創業板新股的搖號結果昨晚公布,這意味著將于月底集中掛牌的首批28只創業板股票全部完成了發行。從結果上看,首批創業板公司得到了近兩萬億資金的熱烈追捧,規模堪比一只超級大盤股。
盡管之前市場擔心畏懼新生事物、恐擔破發風險等情緒將影響到創業板新股的申購,但事實表明,投資者對于“逐鹿”首批創業板還是表現出了較高的興趣。據統計,前三批創業板公司分別凍結資金7841億元、4668億元和6200億元,合計凍結資金將近兩萬億。這一凍結資金量不僅高于之前發行的中國中冶,更是超越了較早之前的中國建筑,足以媲美一只超級大盤股。另外,雖然后兩批創業板新股的凍結資金量均未超過首次,但考慮到第三批新股申購時上批申購資金仍未解凍的情況,后兩批合計超過1萬億的凍結資金量才真正反映了目前市場的申購意愿。
統計還顯示,28只創業板新股的平均網上申購中簽率為0.8%,較之主板市場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而網上中簽率在個股上的差異也較為明顯,其中中簽率最高的是華測檢測,達到1.26%;最低的是安科生物,僅為0.39%。
對于創業板這個“新生事物”,傳統的機構打新陣營出現了分化。以往主力基金、券商繼續走在了打新隊伍的前列,而傳統打新主力保險公司與企業年金則不同程度地消失在了創業板的打新陣營之中。據本報統計,在28家創業板公司的網下申購中,基金公司合計動用資金1083億元,證券公司則拿出了745億元,這兩類機構占網下申購資金的比例合計達到63%,成為創業板網下打新的兩大“基石”。值得一提的是,在三批創業板的網下認購中,基金占比呈上升趨勢,顯示出主力機構對于創業板的關注度持續提高。
不過從統計數據也可以看出,機構在申購個股上可謂精挑細選。以基金為例,28家創業板新股中,有超過50個有效基金對象參與申購的僅有6只;而在上海佳豪的網下認購中,公募基金只出現一席,為數不多的個股才得到了基金的青睞。從申購量占網下總量看,吉峰農機、華誼兄弟、愛爾眼科最受歡迎,基金在其網下申購資金中的占比均超過50%;而從申購家數來看,相中“愛爾眼科、華誼兄弟”的基金最多,分別有102家和107家。
總體而言,機構打新資金主要扎堆于醫藥、醫療保健以及消費類行業,追捧的個股主要包括愛爾眼科、樂普醫療、神州泰岳以及華誼兄弟。(潘圣韜 錢瀟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