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截至4月30日,滬深兩市2403家上市公司的2011年年報全部披露完畢。很多公司的年報不但牽動著股民的心,也會引來社會的關注。
年報數據顯示,有的公司持續暴利,有的公司出現巨虧。這些信息不但反映了公司的經營狀況,也體現著宏觀經濟形勢的走向。除了公司盈虧、分紅數額等與股民利益相關的話題,年報中披露的高管薪酬、虧損原因等也吸引著投資者的眼球。
本報對上市公司2011年年報進行如下梳理,以圖更好地展現股市這個宏觀經濟形勢的晴雨表。
經濟走出泥潭了嗎?從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看,給出肯定的答案為時尚早。2011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年報的顯著特征是:在整體盈利增速下滑的同時,金融行業利潤仍在高速增長,完勝實體經濟。
增速為最近三年最低
4月底披露結束的上市公司年報統計顯示,2403家上市公司中具有可比數據的2362家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2.46萬億元,同比增長20.7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1.926萬億元,同比增長11.56%。
上市公司盈利的增速較2010年同期明顯下滑。2010年上市公司整體凈利潤增速達到37.34%。 2009年上市公司整體凈利潤增速為25.23%。
這是2008年之后,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最低的一年。2008年當年上市公司營收繼續增長,但凈利潤下降16.88%。
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增速下滑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如外需的下降、成本上升、資金緊張等。年報數據也顯示出,上市公司毛利率普遍下降,財務費用則出現普遍上漲,現金流整體下滑。其中上市公司財務費用同比增長近30%。
金融行業完勝實體經濟
年報數據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分化,實體經濟的增速遠不及數字顯示的美妙。
在剔除49家金融服務行業公司后,2354家實體經濟上市公司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97531億元,同比增長20.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869.7億元,同比僅增長5.96%。
而金融業上市公司錄得凈利潤9567億元,同比增長22.72%。5.96%與22.72%的增速差異,顯示出金融行業與實體經濟之間倒置的關系。
滬深兩市凈利潤最高的10家公司中,銀行占了7家,工行、建行、中石油名列前三。中國遠洋虧損104.49億元成為年度虧損王。
銀行股讓滬市超創業板
從盈利的行業分布看,除金融服務、食品飲料等行業外,其他大多數行業上市公司總體凈利潤增速均出現下滑,鋼鐵、電力、航運業上市公司總體凈利潤增速下滑明顯。
行業特征也在滬深兩個交易所的盈利結構上體現出來。深市公司2011年凈利潤增速是6.91%,而滬市為15.92%,蓋因利潤大戶銀行股絕大多數集中在滬市上市。
在凈利潤增速上,即使是號稱高成長的創業板公司也要遜于滬市一籌。創業板公司去年平均凈利潤增速為12.83%,遠低于滬市15.92%的平均水平。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的虧損面也在擴大。深市虧損公司增加13家,而滬市增加了2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