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南京一所幼兒園的學生在校門口排隊測體溫入園。尹弢攝(人民圖片)
核心提示
9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做好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秋冬季節,甲感將有何新變化?防治有何新手段?本報邀請專家為您詳解。
學校成甲感防控重點
內地31個省區市已全部報告甲感確診病例,重癥患者增至3例
衛生部9月7日通報,目前,我國內地31個省區市已全部報告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
通報顯示,截至9月7日,我國內地累計報告5592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已治愈3852例,沒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
開學以來,各地多所學校出現聚集性疫情。
至9月7日上午8時,西安文理學院新增11例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至此,該學院聚集性疫情確診病例數已增至40例。
此外,福建廈門、山東青島、河南信陽、四川樂山等地的學校,都出現了聚集性病例。
繼廣東省出現我國內地首例甲感重癥患者后,上海、浙江先后也出現了重癥患者。
浙江省衛生廳9月6日通報:義烏市中心醫院當日確診一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細菌性重癥肺炎病例,正在全力開展救治,并根據預案采取相關防控措施。
上海市9月4日晚通報一例甲型H1N1流感重癥患者。記者7日了解到,經過4天積極救治后,病人甲感病毒指標經檢驗首次轉為“陰性”。
廣東甲感重癥患者小邱多次咽拭子測試均為正常后,于8月26日解除甲感隔離,甲感治愈。但因基礎遺傳疾病,小邱目前還在廣州醫學院一附院治療,并仍處于昏迷之中。
學校聚集性疫情有原因
學生暑假結束集中返校;恰逢氣候變化
針對當前甲感在部分地區的學校出現聚集性傳播的狀況,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表示,在開學之際,部分地區的學校同期出現甲感的聚集性傳播,情況是意料之中的,“對此,衛生部、教育部都已有所部署,預告開學之際可能迎來甲型H1N1流感傳染的一個高潮,學校發生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很大”。
曾光介紹說,目前,隨著甲感在南半球流行高峰的平緩,北半球的疫情開始迅速爬升。
開學,剛好是秋天到來的標志,甲感疫情必然先反映在學校上,主要原因是青少年的易感性,而且由于存在相互傳染的環境,同學之間無論在宿舍還是教室,都是接觸密切。一旦有學生感染甲感,周圍同學往往會因為自我防護能力差而難以幸免,這就是學校會首先發生聚集性疫情的原因。
曾光認為,學校的聚集性疫情只是一個信號,標志著我國的甲感疫情“第二波”傳播的開始。
談到當前甲感的發展趨勢,曾光表示,近日學校發生的聚集性疫情,從中小學到大學都有,而且大學所占比例較高。
前一段時間,北京市政府就召開防范會議,專門對大學的甲感防控工作進行了部署,“大學生和中小學生不太一樣,大多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可能是世界各地,有的是新生報道,有的是結束暑假從各地返校,這些都有可能將病源攜帶到學校,加之氣候變化等原因,傳播變得比較容易,防控難度加大”,曾光告訴記者。
曾光說,從發生聚集性疫情學校的地域分布分析,甲感病毒已經開始向中小城市傳播。特別是近段時間,中學發生的聚集性疫情,大部分都在中小城市和農村,說明病毒已經不再局限于東部地區的大城市,而是正向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區傳播,“而且,有可能從學校向工廠、企業和其他人群密集的地方傳播。因此,有必要向全社會敲響警鐘。”
曾光表示,其實,學校在防控方面也有許多優勢——學校的聚集性疫情最容易被發現,有利于及時采取措施;而且,校園內信息流通方便,最容易開展群體防控,采取措施也能立刻生效,這些都是學校在防控方面的優勢所在。
“一點麻痹思想都要不得”
有必要引起全社會重視;兩手策略加強防控
對于甲感的防控,曾光說,對流感的疾病監測資料最新分析表明,過去一段時間,甲型H1N1流感病毒占整個流感檢測病毒的比例,美國等國約在95%以上,我國的香港、臺灣等地區也占了較大比例,“而在我國大陸,由于防控工作做得比較好,一個月前大概只占1%多。隨著秋季到來,現在南方已經超過10%,北方地區則接近了6%。因此,甲感確實在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傳播’。可以說,隨著秋冬季節來臨,現在一天的傳播速度,幾乎等于過去的一周。”
曾光建議,流感呈幾何級數增長是規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定要采取兩手策略,一是接種疫苗。目前,國家正在爭取時間,在安全性允許的范圍下,將逐步擴大范圍;但是,由于受生產能力、安全性觀察等因素制約,短期內不會非常廣泛。二是學校采取晨檢等相應措施,一定不能放松。要對師生開展健康教育,提倡通風開窗,勤洗手,改變拿手揉眼睛等習慣。
曾光同時表示,無論哪種感冒,一定要隔離、休息,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采取停課等措施。目前,國內外的經驗證明,健康教育、洗手和隔離傳染源很有效果。
他提醒,對于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一點麻痹思想都要不得,不能因為前階段病情輕微或者認為病毒沒有發生變異,就有大意思想。目前,死亡高度集中的巴西、美國、阿根廷等國家,就是因為傳染到高危人群。只要流行的數量夠大,病情危重的病例就會出現,死亡也會隨之發生。
(綜合本報記者王有佳、鄧圩、顧春及新華社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