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全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會議上,財政部長金人慶在講話中指出,保障農村義務教育健康發展,是公共財政義不容辭的責任。
金人慶指出,農村義務教育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當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普及和鞏固農村義務教育,是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的必然要求,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農村義務教育作為公共產品,將其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讓每一個農村孩子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權利和教育機會,是各級財政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公共財政的一個奮斗目標。
金人慶介紹說,近幾年來,各級財政部門為加快農村義務教育事業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財政預算內投入持續增長,成為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來源的主渠道。2004年,全國財政預算內農村義務教育撥款達到1326億元,比農村稅費改革前的1999年增加793億元,年均遞增20%;占當年農村義務教育總投入的比重達到76.6%,比1999年提高18.8個百分點。
二是會同有關部門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著力解決農村義務教育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完善了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保障機制,通過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實行縣級統一發放等措施,基本保證了農村中小學教師國家規定的工資按時足額發放;中央與地方共同實施了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等,改善了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建立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體系,通過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對貧困家庭學生實行免雜費、免教科書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保證了貧困家庭學生都能夠接受義務教育。三是規范收費和資金管理,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了義務教育階段“一費制”收費辦法,明確雜費收入必須全部用于公用經費開支;各省級人民政府按照中央要求,制定了轄區內公用經費生均基本標準及預算內撥款標準。建立健全了各項義務教育經費管理辦法,提高了經費管理和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與此同時,金人慶也指出了目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財政投入總量不足,保障范圍偏窄;資源配置不合理,城鄉之間、區域之間辦學水平差距過大;縣級以上政府投入責任不明確,缺乏科學合理的經費分擔機制;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仍然繳費上學,農民負擔較重等。
他說,要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充分發揮公共財政職能作用,深化機制改革,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的長效機制。
金人慶強調,這次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并專門召開工作會議進行部署,充分表明了國務院對農村義務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解決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問題的堅定決心。我們要深刻領會改革精神,全面理解和把握新機制的政策內涵,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和部署,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精心組織實施,扎扎實實地把這項改革落實到位。(作者 劉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