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啟示四
建設生態文明,解決現代化過程中人與自然的關系,使中國的現代化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人類社會在推動現代化的過程中不都是成功的探索,而是有著痛苦的經驗,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孫業禮說,工業革命至今的二百多年間,隨著人口的增加,加上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環境的能力大大加強,人類對環境影響的能力空前加大,而支持人類生存的環境則急劇惡化。
觀察中國向現代化挺進的過程,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始終相伴。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說,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也要看到,由于我國粗放型的發展方式未能得到根本轉變,經濟發展中不協調、不平衡、不可持續的問題日益凸顯,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強化。“破解我國經濟發展中的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需要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
正視這種嚴峻的現實,中國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這一全新的理念。2007年,黨的十七大首次明確將這個概念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提出來。“推進兩型社會”成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并列,給發展的品質賦予了新標準,也讓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了一個全維度的坐標。而且隨之采取的一系列硬性措施讓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上的字詞:綠色GDP的政績考核被引入發展,節能減排作為約束性指標;生態補償的體制機制穩步推進,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和環境監管體制向前邁進。
10年間,中國成為世界上投資清潔能源力度最大的國家,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2.9%;“十一五”期間,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14.29%,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減少12.45%,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綱要的目標任務;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不動搖;全國森林面積由23.9億畝增加到29.3億畝,森林覆蓋率由16.55%提高到20.36%;全國沙化土地面積逐年縮減,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向“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2002年七大水系重點監測斷面中,僅有29.1%滿足Ⅰ~Ⅲ類水質要求,2011年提高到61.0%;2002年近岸海域一、二類海水比例為49.7%,2011年提高到62.8%;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到47.16萬平方公里;2002年,空氣質量達標城市的人口比例僅占統計城市人口總數的26.3%;2011年,325個地級以上城市中,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含二級)標準的比例為89.0%。
今年7月23日,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將建設生態文明放在特別突出的位置。他說,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涉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變革的戰略任務,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原則、目標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貫穿到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從這一講話中可見我們黨對這個問題的重視和認識深度。”孫業禮說,西方發達國家在推進現代化過程中,是經歷了很長時間才認識和著手解決這個問題的。中國在現代化加速階段,不過20年就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極端重要性,并有了明確的認識和具體的解決方案,歷史地看,這是了不起的,這樣,我們就有可能走出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新路。
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部分,“中國政府把相關環保措施納入到‘十二五’規劃,甚至可能繼續納入到隨后的五年規劃之中,讓人感到非常鼓舞和振奮”。英國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主任卡米拉·圖爾明評價說,“(中國)生態文明的概念也許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同樣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