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怪”中,還有一部分是反映官兵生活的。雖然閱兵村生活條件很艱苦,但與過去的閱兵村相比,那是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綠色房子一排排,中間建個閱兵臺”“喝水長白山上來,專供村民不外賣”……
記者在閱兵村看到,官兵們?nèi)孔∵M裝有空調(diào)的活動板房,吃的是自助餐,超市、電話亭、照相館、話吧一應俱全。由于各軍兵種云集于此,閱兵村經(jīng)常是“將軍天天村里來,排憂解難送關(guān)愛”,這讓每名官兵都深受感動。
閱兵地面裝備方隊除了一些擔負社會化服務保障的女同志和前來采訪的女記者外,村里基本沒有女性,于是就又出現(xiàn)一怪——“村里只把男廁開,女性方便很無奈”,由此也有了“一號守門員”這個專為外來女性“守門”的特殊崗位。
為確保閱兵村絕對安全,村內(nèi)外部署了強有力的警戒力量,形成由外至內(nèi)的公安、民兵、軍隊三重警戒防護網(wǎng)。于是,便有了“警戒力量軍地派,村民不得出村外”的嚴格要求。
每名受閱官兵都按照編制佩戴指揮部統(tǒng)一下發(fā)的胸牌,每個胸牌都標明了個人相關(guān)信息,“人人胸前編號牌,不怕張冠被李戴”成了閱兵村一景。
在閱兵村,還有一怪讓人自然想到這是軍營的特殊產(chǎn)物——“晾衣繩上鐵環(huán)甩,衣服洗好分類曬”。原來,每根晾衣繩上都固定有等距的鐵環(huán),晾曬衣服甚至毛巾,都有固定的晾曬區(qū)域,這樣不僅整齊劃一,而且可以起到防風的作用。
閱兵村齊聚全軍精銳的武器裝備,來自陸、海、空、二炮、武警各個單位的每臺車輛都噴了各自軍兵種的特色迷彩。閱兵村建在京郊某機場內(nèi),所有受閱裝備都在跑道上集中訓練,平時根本跑不到一塊兒的汽車和坦克也成了對手,等速、標齊、卡距、騎線,樣樣都較著勁兒,成為閱兵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于是就又有了兩怪——“車輛四面八方來,臺臺都得穿迷彩”“機場建到村里來,汽車坦克比著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