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用磁帶做成的“金縷玉衣”
吳冠中用羊毛織成的《雨花江》
《迷魂娃娃》獲得本次雙年展金獎
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纖維藝術專業(yè)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從洛桑到北京”第五屆國際纖維藝術國際雙年展正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熱展。在這里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用各種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纖維制作成的藝術品。磁帶做成的“金縷玉衣”遠遠望去亮光閃閃,細細的磁帶纏繞編制出美麗的鏤空圖案,那柔軟的質地營造出輕盈的飄逸感;用純棉的絲線織造出一張近一米高、半米多寬的美麗的娃娃的臉孔,那張秀美絕倫的小臉上透露著一種若有所思、迷惘的神情,作者給它起了個漂亮的名字叫《迷魂娃娃》。
30余個國家地區(qū)
300多件作品參展
主辦方介紹說,本屆“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是在繼承前四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優(yōu)秀成果的基礎上舉辦的,堪稱是世界纖維藝術界的盛大節(jié)日。本屆雙年展匯集了來自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300多件作品。
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展廳里,陳列著滿滿兩大展區(qū)的纖維藝術作品。走進展示區(qū),著名畫家吳冠中的作品《雨花江》呈現(xiàn)在眼前。在色彩柔和的天空中,飄落下點點雨滴,還有黃色、桃紅色、綠色片片色彩鮮艷的花瓣和樹葉,雨滴和花瓣打著圈飄落下來落入江中,在水面上激出一圈圈美麗的漣漪。整幅作品營造出柔和的意境,不過,這可不是吳冠中先生真正的畫作,而吳冠中先生根據(jù)自己的名畫《雨花江》用羊毛織成的,作品名稱也叫《雨花江》。
對話策展人林樂成——
纖維藝術能拉近藝術與大眾的距離
廣州日報:聽說在瑞士洛桑決定停辦這個纖維雙年展之后,你是第一個知道這個消息并參與引進國內的,為什么這么看重這種纖維藝術創(chuàng)作?
林樂成:纖維藝術品具有吸音、吸光等優(yōu)良的特性,因此,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開始重視運用纖維藝術來裝點自己的生活。它使用的材質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隨處能夠找到、唾手可得的材料。另外,老百姓也能夠參與到纖維藝術創(chuàng)作中,初學者無需任何基礎的繪畫、素描等美術基礎,接受幾個小時的培訓就能成為創(chuàng)作者。
廣州日報:怎樣才能讓這種纖維藝術作品被大眾更多的認識和接受?
林樂成:我希望通過這種纖維藝術能幫助解決藝術和大眾之間溝通的問題。我曾到格魯吉亞去,我記得我的房東是個老太太,她的廚房里就像一個展廳,擺滿了她自己創(chuàng)作的各種藝術品,她用毛線鉤織出來的漂亮的小杯墊,一些壁掛的小裝飾物等等。但在中國不是這樣,人們往往將審美和藝術分裂開來,我希望通過大力推動纖維藝術的創(chuàng)作讓更多的藝術愛好者也能夠有意識地去進行審美藝術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