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快餐——肯德基雞塊,到了重慶被配上了辣椒包。那么日本壽司可不可以改變口味呢?開日本壽司店的陳祥友動了一番腦筋,對日本壽司進行了口味改良,沒想到這樣一來還真火了,一年半前僅6平方米的小店,經過這么一改良,已經擴充為167平方米的大店,座席達到50多個。
小小壽司店生意遇冷
在洪崖洞開壽司店以前,陳祥友是我市某五星級酒店的日本菜廚師,2008年初,陳祥友自己下海開了家壽司店。
當年3月,一家只有6平方米左右的日本壽司店在洪崖洞低調開張。不過,開業后很長一段時間,生意都沒他預期的那樣火爆。陳祥友很著急,但卻一時間想不出對策。
客人要辣椒引發靈感
一番思考后,陳祥友發現,自己小店做的壽司用的是五星級酒店一樣的材料、一樣的做法,但人們很少問津——雖然價格僅是酒店的五分之一。
“在酒店,顧客喜歡吃正宗的日本菜,要求原汁原味,而且就餐氛圍也要和日本當地的店差不多,但是在這個小店,顧客的口味、點餐習慣卻差別很大。”陳祥友逐漸發現了問題所在,絞盡腦汁想對策。
突然有一次,一個顧客問他要辣椒,而不是吃日本菜常用的調料——芥末,一下子他茅塞頓開!陳祥友由此有了靈感:何不將日本菜進行改良,變成重慶人愛吃的口味?
壽司改口味迎合重慶人
靈感來得很快,但要真的將這個理念運用到食品當中卻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次次反復實驗,一遍遍詢問顧客的意見,幾經周折,陳祥友對日本壽司進行了一番“本土化改造”。
首先是將日本壽司“改小”。日本壽司的正宗吃法就是“一口吞”,在口中咀嚼,但個頭偏大的壽司,重慶女士吃起來感覺不方便,陳祥友就將其“瘦身”,變身為細卷壽司;其次是口味的調節。陳祥友調查發現,在重慶,吃壽司的多為時尚的年輕人,他們對咸咸的日本壽司并不“感冒”,而比較中意口味較重的感覺。于是如手持鰻魚壽司,陳祥友會在表面添加炒過的白芝麻,吃起來不僅有壽司的感覺,又有芝麻的香味;再如,用于包裹配料的米飯,陳祥友會加入少量白糖,吃起來淡淡的甜味,但又不會像滬菜那樣甜得發膩。原本口味偏酸的蟹柳壽司略加白糖,吃起來甜而不膩。
這樣,鰻魚壽司、烘蛋壽司、扇貝裙壽司、三文魚壽司等等,店里出售的日本料理,幾乎都經過陳祥友的一番重慶口味改造。一時間,這種既有日本風味,又適合重慶人口味的“本土化壽司”得到了市場認可,最多的一天店里可以銷售上百份。
下一步,陳祥友還在琢磨著將重慶人最愛吃的東西——辣椒加入壽司,野山椒、小米椒、甜椒等重慶人愛吃的辣椒都可能出現在壽司里,顧客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是裹入壽司中還是蘸著吃。
今年10月,陳祥友在洪崖洞開了第二家店,面積達到了167平方米,目前已開始試營業。
成本收益分析》》
店面租金:2萬元/月;
員工工資:目前廚師、服務員共10人,每月總工資約2萬元;
成本:購買原材料,如芥末、鰻魚、沙拉、海苔等,前期投入5000元左右;
收益:老店月均純利潤5000元左右,旺季會更高;新店暫時處于虧損狀態,預計半年后每月純利潤1萬元。
主持人語》》
貼近市場好賺錢
都說重慶人口味很固執,吃東西無辣不歡,外地特色餐廳和食品,到了重慶以后往往難以找到市場和顧客群。因此,陳祥友對日本壽司進行重慶本土化口味改造,無疑是聰明的做法,因為貼近市場才好賺錢。
滿足市場需求,滿足顧客口味,對于餐館老板來說,當然是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但是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才能滿足市場和顧客口味,如果一味迎合,恐怕又會喪失自己的特色,因為失去個性而陷入俗套。因此,如果既能滿足顧客和市場的需求,又能堅持自己的特色,能夠把握平衡,走好這個“鋼絲”,才是真正的高手。
換個角度來看其他的生意,其實道理也一樣,只有貼近市場,貼近顧客,才能貼近盈利和賺錢。
創富秘籍》》
外地食品入渝需要本土化
雖然做了十年廚師,但陳祥友至今覺得對重慶人的口味還是有點“捉摸不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重慶人口味很挑剔,對外來食品而言,改良才是王道。
重慶人好吃,也有著豐富的美食資源,正餐有火鍋、川菜,小吃有燒烤、小面、酸辣粉,隨著市場的開放程度,泰國菜、法國菜、意大利菜、韓國菜也逐漸興起,如何讓食物被顧客相中,陳祥友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適應重慶人的口味。
“這當中需要找到一個結合點,那就是既有異地菜品的口感,又要讓挑剔的重慶人喜歡吃,只有這樣,才不至于火一段時間后就銷聲匿跡。”陳祥友說。
網友評議》》
葉子:日本料理做起來太麻煩了,又要準備很多輔助工具和配料……建議店主每個星期開個party,讓我們這些好吃狗不僅可以飽飽口福,還有機會自己嘗試一下怎么做。
可可:改良了的日本菜還能叫日本菜啊?難不成要把芥末換成辣椒?我覺得還是保持人家的本色比較好,畢竟日本菜也是經過長時間積淀而來的,改得亂七八糟的有點不倫不類。
莊澤寶:既然網上訂餐都解決了,我覺得還可以加工成成品進超市,像泡椒鳳爪一樣,以前還不是一個街邊小店,現在都流行買包裝好的,還能當成零食吃。(陳寒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