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中國需要把注意力從機構改革以及與其相聯系的人、財、物的支配權力上轉移出來,更多地關注金融服務的基本功能,以及金融服務與產品消費者的利益;更多地關注金融市場機制的建設,激勵機制和制度的改革,而不是單個機構的命運
種種跡象表明,1月19日至20日在京召開的第三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政策性銀行改革、農村金融體制設計、國有銀行深化改革、存款保險制度、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外匯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等諸多具體領域,會有所突破。
1月2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財經》雜志的封面文章“金融新棋局”報道稱,關于建立“金融監管協調委員會”的種種傳說,在金融工作會議召開之前已銷聲匿跡,此次會議僅強調應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機制。而不為人注意的是,經過中編辦的調查研究后,三大監管機關重新劃歸了公務員體系,并已完成了這一轉換。
與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相比,國有銀行的進一步重組改革則更為具體和務實。目前四大國有銀行中,僅余中國農業銀行未正式宣布股改,這一問題也將在此次金融工作會議上確定基調。盡管會議不會宣布農行具體財務重組的規模,且農行改制的具體步驟還需根據實際情形穩步推進,但總體思路可概括為“整體改制,擇機上市”。
對于匯金公司進行重新定位,亦是外界對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寄予厚望的重要內容。據《財經》記者了解,在下一輪改革后,匯金公司本身將不復存在,代之以國家投資控股公司的形式,變成國務院的直屬機構,并可能與計劃中成立的國家外匯投資管理公司整合,成為外匯管理體制改革、金融國有資本體制改革的新載體。
此次金融工作會議還將宣布成立了12年的政策性銀行嘗試商業化運作的轉型,但對于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的各自定性和整體規劃,并未有正本清源式的梳理。在新的指導原則中,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將根據各自條件,按照“一行一策”的方針進行商業化改革。其中,財務指標最為優良的國家開發銀行將率先改革,有關方案將在此次會議后啟動。
而本次金融工作會議上透露的信息表明,“農村金融仍是整個金融最薄弱的環節”。據《財經》記者了解,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可望在1月底公布,屆時,中央關于農村金融改革的意見會有更細致的披露。
此外,本次金融工作會議在肯定了證券市場在解決股權分置后迎來的發展局面后,也指出股市的基礎仍不穩固,稱建立成熟的現代資本市場、繼續加強制度性建設是重大課題。
未來針對證券市場的兩項改革值得關注:一是中國證監會將主導上市公司債券的發行管理工作,這一舉措可視作對現行的企業債券管理的一次分流,也標志著前一段時間發改委、央行、證監會三家謀求企業債市場主導權達成了一個暫時的均衡局面;二是在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方面,全國性的場外交易市場(即OTC市場,俗稱“三板”)有望成立,這引發了深圳與天津的激烈爭奪。在專家看來,圍繞著企業債和“三板”市場的熱議,某種程度上折射了此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主色調,即中國金融當局在協調各方利益時,關注的焦點在于具體方案博弈,但仍缺乏整體系的戰略設計。
此組封面報道配發的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王君的評論指出,時至今日,中國需要把注意力從機構改革以及與其相聯系的人、財、物的支配權力上轉移出來,更多地關注金融服務的基本功能,以及金融服務與產品消費者的利益;更多地關注金融市場機制的建設,激勵機制和制度的改革,而不是單個機構的命運。政府需要厘清哪些服務和產品是商業化的金融機構按市場原則無法提供的,并據此設計出最佳的、不扭曲市場機制的干預措施。如果實現了范式的轉換,也許會發現,今后不再需要召開全國性的金融工作會議,來集中討論金融改革問題。如果還要召開,占據日程主導地位的不應該還是機構改革,而應該是理念、目標、戰略和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