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2011年10月29日,第72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在海口市開幕,此次論壇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中改院”)與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德國國際合作機構聯合舉辦,主題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未來10年的中國”。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記者王虔拍攝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2011年10月30日訊 (記者王虔)2011年10月29日,第72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在海口市開幕,此次論壇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中改院”)與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德國國際合作機構聯合舉辦,主題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未來10年的中國”。海南省副省長譚力、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名譽會長高尚全、中改院院長遲福林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常駐代表羅黛琳等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
譚力在開幕式上致辭講到,20年來,中改院以改革為己任,緊扣改革的熱點和難點,在創新改革研究,培養改革人才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國內外有廣泛影響的中國改革智庫。譚力認為,改革是經濟特區永恒的主題,本次國際論壇的研討成果,也將對海南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國際旅游島建設,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名譽會長高尚全認為,未來十年是加快發展方式轉型以規避“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時期。轉變發展方式成敗的關鍵在于改革的重大突破,為此,應加快以完善生產要素市場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加快以滿足社會公共需求為導向的社會體制改革;加快以政府職能轉變為主線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中改院院長遲福林認為,第一,增長不等于發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重在研究防止增長主義導致“成長陷阱”。增長只是提供了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但并不會自動解決所有問題。“增長主義”更多依靠短期性政策工具來刺激增長,忽視中長期目標的實現,當前“增長主義”的理念還相當普遍。“發展是硬道理”在實踐中常常被扭曲為“GDP是硬道理”。第二,政府不能替代市場,任何其他工具都不能取代市場機制在增長體系里的基礎地位。強調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就是要在經濟生活領域堅持市場主導的基礎上發揮政府作用,而不是在政府主導的基礎上發揮市場作用。在經濟領域堅持市場主導,防止權力與市場結合,防止行政壟斷,防止特權經濟。第三,中國的“十二五”經濟轉型具有歷史性特點,政府主導型增長方式不能固化為“中國模式”。事實上,正是市場化改革才形成了中國經濟保持30年高速增長的體制基礎。從現實來看,把政府主導等同于“中國模式”有可能誤導改革,耽誤改革。
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主任姚申洪指出,由于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中國面臨特有的挑戰,這些挑戰包括外部需求的放緩,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社會矛盾增多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中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重大課題,也可為其他的國家提供經驗。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常駐代表羅黛琳指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一個重要的議題,關鍵是如何保證長期穩定的增長,特別是實現經濟、社會、環境三大支柱的可持續發展。
德國國際合作機構駐華代表處首席代表司嘉麗代表和德國國際合作機構首席總裁艾森布萊特在致辭中向中改院20歲生日表示祝賀。
本次論壇重點圍繞 “世界經濟走勢與未來10年的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世界經濟復雜變化中的新興經濟體”、“中國經濟轉型與改革選擇”等主要議題展開討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夢奎、海南省人民政府原省長劉劍鋒、吉林省政協原主席張岳琦、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名譽會長高尚全、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中國扶貧基金會會長段應碧、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海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省長譚力,來自中央有關部委、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23個省市自治區和海南的官員學者,以及德國、印度、俄羅斯、挪威、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聯合國、OECD等國際機構的國內外專家400多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