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二、今后五年目標任務
站在新的起點上展望未來,天津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市第十次黨代會對加快實現天津城市定位作出了全面部署,指明了前進方向。按照中央要求,到2020年把天津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科教發達、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今后五年是實現城市定位決定性攻堅階段。面對激烈競爭的形勢,我們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戰勝艱難險阻,齊心合力,接續奮斗,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再創新的黃金發展期。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對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實施市第十次黨代會戰略部署,牢牢把握主題主線,進一步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統籌三個層面協調發展,全面加強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增強綜合實力、創新能力、服務能力、競爭能力,為實現城市定位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和市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到2017年全市生產總值超過2.2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2萬美元,地方財政收入超過3000億元,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0%和13%以上,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3%以上,全面完成節能減排任務。
今后五年,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實現城市定位,努力在以下方面邁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大成效。
第一,建設擁有雄厚綜合實力的北方經濟中心。這是實現城市定位的核心所在。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經濟規模,優化經濟結構,提升發展質量,完善服務功能,著力增強城市競爭力、影響力和綜合實力。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仍然是我們必須緊緊把握的重大發展機遇,要繼續發揮新區龍頭帶動作用,狠抓產業發展和功能提升,加快建成北方對外開放門戶、高水平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宜居生態型新城區。進一步壯大郊區縣經濟實力,大力實施“三區”聯動發展戰略,培育更多強區強縣強鎮,城鎮化率達到90%,統籌城鄉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全面提升中心城區功能,加快城市主中心和兩個副中心建設,促進高端化都市經濟集聚發展。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堅持不懈抓大項目小巨人樓宇經濟,調高調優第一產業,做強做大第二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不斷壯大實體經濟。經過五年努力,全市經濟總量跨上兩萬億臺階,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產業體系形成,三個層面協調發展,初步成為具有較強經濟實力、資源配置能力、服務輻射能力、自主創新能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帶動作用。
第二,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這是實現城市定位的重要支撐。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實現優勢產業集群發展,進一步增強產業競爭力。繼續發展壯大優勢支柱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石油化工、裝備制造成為萬億級產業,重點打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10條產業鏈,建成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15個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工業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經過五年努力,建成一批國家級產業基地,成長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行業領先的大企業大集團,擁有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占據產業鏈高端的自主品牌,產業布局更優,層次更高,效益更好,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強。
第三,構筑引領驅動作用明顯的科技創新高地。這是實現城市定位的強大引擎。要大力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找準科技與經濟結合點,大項目承擔,小巨人應用,科技平臺整合,要素分配激活,科技金融助推,擴大開放做強,推動科技融入經濟建設主戰場,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繼續加強創新能力建設,緊緊圍繞產業發展,組織一批科技重大專項和產業化項目,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核心技術,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發展大學科技園,建設未來科技城。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深化部市、院市合作,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科技企業孵化器、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顯著提升研發轉化服務能力。加快培育創新主體,大力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打造更多技術水平高、發展潛力大、擁有“殺手锏”產品的科技小巨人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培養和聚集大批優秀人才,是天津未來發展的關鍵,要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完善激勵機制,激發創新活力,增強人才吸引力和凝聚力。經過五年努力,科技支撐引領作用更加顯著,創新人才大量涌現,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創業激情充分涌流,研發轉化、品牌創造、標準制定、創新服務能力明顯增強,綜合科技進步水平保持全國前列,成為我國重要的科技創新高地、人才聚集高地。
第四,打造功能完善的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這是實現城市定位的重要基礎。構建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和快捷高效的大交通體系,是我市向更高目標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要堅持高水平規劃引領,以“雙城”為中心、“兩港四路”建設為重點,充分發揮港口資源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增強服務功能。天津港進一步提升港口能級,完成深水航道、高等級專業碼頭等工程,全面推進南港港區開發,貨物吞吐量達到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0萬標準箱。濱海國際機場完成二期擴建項目,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超過50萬噸,建成北方大型門戶樞紐機場。加快鐵路、高速公路、地鐵、快速路建設進度,不斷完善集疏運體系,建成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完善“無水港”布局,推進港口、保稅功能向腹地延伸。增加國際航線,發展大陸橋運輸和多式聯運,完善“大通關”體系,創建國際一流口岸,更好發揮對東北亞、中西亞等地區的輻射作用。要努力推動現代服務業跨越發展,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服務業占全市經濟比重超過50%,盡快形成與城市地位相適應的服務經濟體系。依托海空兩港,建設北方綜合物流基地。促進文商旅融合發展,旅游業成為支柱產業。建設國家會展中心項目,建成一批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推動總部經濟、會展經濟、郵輪經濟、文化創意、研發設計、中介咨詢等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經過五年努力,城市功能明顯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基礎設施更加完備,綜合交通體系全面形成,基本建成擁有世界一流大港、口岸服務功能完善、對外合作交流活躍、高度開放的國際港口城市。
第五,構建我國北方改革開放先行區。這是實現城市定位的根本動力。改革開放的廣度深度決定發展的速度高度。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邁進,充分釋放“改革紅利”,全面增強發展活力,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繼續加快金融改革創新,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規范發展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和金融改革創新基地,形成股權基金、融資租賃、資金結算、要素市場四個中心,建成于家堡金融服務區。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完善公共財政體系。繼續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大力推進北方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建設,東疆保稅港區加快向自由貿易港區轉型。著力增強國有企業發展活力,破除阻礙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障礙。繼續推進行政體制、科技體制、土地管理、社會管理等領域改革。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努力把對外開放提升到一個新水平。提高利用外資、內資質量,推動引資、引技、引智結合,引導資金投向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節能環保等領域。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實施以質取勝和主體多元化、市場多元化戰略,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保持進出口平穩較快增長。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走出去”。加強與各省市區交流,推進環渤海地區務實合作,借重用好首都資源。面向全球組織資源要素,掀起新一輪對外開放熱潮。經過五年努力,基本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取得重點突破,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拓展,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率先形成,成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發展活力最強、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
第六,共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這是實現城市定位的必然要求。天津發展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斷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大力實施生態市建設行動計劃,繼續推進清水工程、綠化工程、凈化工程。主要河流水系全部實現水清岸綠,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以上。加強引灤、引黃、引江水質保護,治理水源地污染,南水北調工程實現通水。大規模植樹造林,建設一批郊野公園,建成天津動物園,全面提升外環線綠化帶,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高到36%。搞好七里海、大黃堡、北大港、團泊洼等濕地保護和修復。完成供熱改燃并網工程。加快推進中新天津生態城開發建設,更好發揮示范作用。發展壯大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持續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提高城市智能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城鎮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使天津成為全國最整潔的城市之一。堅定不移推進節能減排,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實施重點節能工程,明顯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建成子牙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經過五年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取得重大進展,基本形成空間布局優化有序、資源利用節約集約、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城鄉環境整潔優美的生態宜居城市格局,實現天藍地綠水凈,人民群眾生活更加舒適。
第七,創造富裕文明和諧的幸福生活。這是實現城市定位的根本目的。要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均等化程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全體市民共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努力建設文化強市。實施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高標準推進各類教育發展,全面建成海河教育園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成一批重點醫療衛生設施,提高疾病預防控制能力。積極發展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建設健康產業園區,辦好第六屆東亞運動會和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別是要安排好困難群眾的生活。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推動更高質量的就業,新增就業230萬人以上。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城鄉居民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完善住房保障機制,再為33萬戶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提供住房保障,覆蓋35%的城鎮家庭。健全城鄉全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困難群體救助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大力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中心城區建成軌道交通基本網絡。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搞好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經過五年努力,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民計民生明顯改善,廣大市民能夠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孩子們快樂成長,青年人機會更多,中年人樂業創業,老年人得到很好照顧,使人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發展任務十分繁重,政府肩負著重大責任。我們一定在市委領導下,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以強烈的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搶抓機遇,奮力爭先,實干苦干,毫不懈怠,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