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創新驅動勢能加速積累。科技創新活力增強。全市科技創新大會召開,加快首都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發布實施。中關村“1+6”政策效果顯著,擴區方案獲得國務院批復,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意見發布實施,園區企業總收入2.45萬億元,增長25%。統籌100億元政府資金,集中支持了243個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和產業統籌項目,支持設立了物聯網、數字內容服務等5支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投基金,完成政府采購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80億元,力度明顯增大。認定37個市級工程研究中心和70個工程實驗室,實現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全覆蓋。全市技術交易額2048.6億元,增長61.5%。中關村科學城12所高校完成產業技術研究院組建并投入運營,未來科技城神華、商飛一期項目率先竣工入駐。國家蛋白質重大基礎設施等項目開工。文化創新蓬勃興起。本市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計之都”,中關村成為首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趣游、中文在線等一批文化科技型企業加速成長。統籌100億元文化創新發展資金,集中支持首都核心演藝區、國家廣告產業園等文化功能區及重點項目建設,文化創意產業收入增長10.3%。首屆中國藝術品產業博覽會、第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2012北京國際設計周成功舉辦,首都文化影響力不斷提升。文化惠民力度進一步加大,首都圖書館新館等公益文化設施建成開放,組建六大文化聯盟,推出百余項惠民措施。文化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成立,中國評劇院等3家文藝院團成功轉企改制。
高端引領能力不斷增強。制造業高端引領態勢更趨明顯。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3%,高于工業平均水平4.3個百分點,其中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分別增長9.9%、14.9%。生產性服務業支撐更加穩固,首屆國際服務貿易交易大會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金融、商務服務、信息服務等發展態勢較好,教育培訓、健康醫療、文體娛樂等新興人文服務業收入增長10%以上。世界草莓大會、食用菌大會順利舉辦,會展農業、設施農業、觀光農業態勢良好。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承載了全市約六成投資和四成增加值,金融街積極承接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落戶,商務中心區(CBD)14個項目加快推進,臨空經濟區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開工建設,亦莊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相繼落地,麗澤累計入駐企業122家。
(三)城市運行承載和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緊扣交通治堵、空氣質量、安全運行、能源資源和生活必需品保障等關鍵領域及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集中實施一批重點工程,積極創新體制機制,城市建設管理和服務取得新提升。
交通擁堵治理力度加大。全面落實交通治堵年度任務。地鐵6號線一期等4條軌道交通線路投入試運行,新增運營里程70公里,累計442公里,在建里程達190公里,是中心城開通運營里程最多、效果最明顯的一年。宋家莊和四惠綜合交通樞紐投入運營,換乘更加便利。打通中心城6條微循環道路,有效改善了區域交通出行條件。大灰廠東路、梅市口路西延主體工程完工,長安街西延等主干道路加快推進。北京新機場、軌道交通加密版規劃獲國家批準,京張城際、豐臺火車站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出臺城六區居住區停車設施建設支持政策,新增車位3.5萬個。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到44%,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
城市運行保障能力增強。水電氣熱等城市生命線實現安全穩定運行。西南熱電中心主體工程建設完成,東北、西北熱電中心開工建設,居民階梯電價和天然氣價格調整平穩實施。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全面推進,建成南干渠和大寧調蓄水庫主體工程,開工建設東干渠、團城湖和亦莊調節池以及郭公莊水廠和第十水廠。建成清河再生水廠主體工程,完成北小河、吳家村再生水廠調試并實現通水,中心城新增再生水生產能力23萬立方米/日,累計再生水生產能力達到57萬立方米/日,全年可生產高品質再生水1.5億立方米。積極應對“7·21”特大自然災害,按時建成10萬平米安置房,迅速啟動水毀應急修復工程,20處立交橋區積水治理和34條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加快推進,500公里供排水管網改造加緊實施。穩步推進“菜籃子”工程,新發展基本菜田3萬畝,增加外埠蔬菜供應基地4萬畝,加強貨源組織調度,糧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價格總體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