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8月17日在甘肅蘭州召開的旱地保護性耕作研討會暨中澳保護性耕作培訓班上獲悉,農業部計劃用7年到10年的時間,在我國北方全面推廣一種全新的、以免耕為主要內容、被相關專家形象地稱之為“懶漢種田”的耕作模式——旱地保護性耕作。
農業部保護性耕作研究中心和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業機械化專業委員會組織澳大利亞和國內的保護性耕作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于8月17日至20日在甘肅舉辦旱地保護性耕作研討會暨中澳保護性耕作培訓班。農業部副部長張寶文在給這次培訓班發來的賀信中說,農業部計劃用7到10年時間,在我國北方地區全面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
據參加此次培訓班的農業部農業機械化司副司長劉敏介紹,目前,農業部已在北方13個省、市、自治區的58個縣建立了旱地保護性耕作示范點,示范面積近200萬畝。如果進展順利,到2005年,示范面積將達到1520萬畝,形成“環京津區”和“西北風沙源”兩個保護性耕作帶。而到2010年,示范推廣面積將達到1.5億畝,使“三北”地區1/3的旱地實現保護性耕作。
保護性耕作與強調深翻、深松、加深活土層的傳統農業耕作方式迥然不同,而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土壤耕作,將作物秸稈殘茬留于地表。其核心技術是:土壤盡量不翻耕,留下秸稈殘茬覆蓋田面;使用茬地播種機播種,隨種子播種深施化肥;采用除草劑與淺鋤相結合清除雜草。采用保護性耕作,既省工省時,又節約成本,因此專家們形象地稱之為“懶漢種田”。
與會專家認為,保護性耕作是一種改良的、集約的、防止水蝕和風蝕的作物生產方法,推廣保護性耕作不僅是我國北方地區農業生產模式的一次重要變革,還有利于減輕沙塵危害。據農業部保護性耕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洪文介紹,經過實驗,保護性耕作實施區的農田揚塵量可減少30%以上,土壤含水率可提高10%至15%,而農作物產量也可增加10%至15%。
旱地保護性耕作技術源于美國。20世紀30年代,美國西部地區同樣面臨著嚴重的沙塵危害。在研究治理沙塵暴的過程中,美國專家發現,沒有耕過的、留有大量秸稈殘茬的田地的土不易被風沙刮跑,而且莊稼長得相對較好,而深翻過的地不僅長不出莊稼,甚至連種子和土都被風沙刮跑了。免耕法由此得以推廣,并漸漸發展為今天的保護性耕作技術。目前,美國已有95%的農田采用了保護性耕作模式,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達到了70%。
早在10年前,我國農業專家就開始研究并推廣保護性耕作模式,但由于相應的農業機械器具研究落后,完全依靠手工來實施這種耕作模式,不僅辛苦難種,而且產量也低,因此農民大都不愿接受。近年來,免耕播種機等相應農業機械器具均已研制出來,再加上各示范點的示范作用,這種耕作模式開始漸漸為農民所接受。
但是,保護性耕作技術主要采用化學除草劑控制雜草,一些反對采用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專家據此認為,化學除草劑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許多專家正致力于非化學除草技術的研究。(朱國亮)
新華網 2003年8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