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誰是誰的“后花園”的議論,并未平息,似乎也沒有結論。不過,在喧鬧的議論聲中,長三角的新格局已在漸次顯露。
格局一:上海真正確立核心城市地位
盡管在交流中,上海一如往昔地謙虛與謹慎,但它這次在長三角16個城市參加的南京市長峰會上所受的禮遇,讓眾多旁觀者感受到震動———對這座國際化大都市,長三角各城市都表露出前所未有的心悅誠服。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對上海長三角“龍頭”身份的一次重要檢驗與確認。
在長三角,上海一直是個“龐然大物”。不過,受到區內其他城市發自內心的“敬佩”,似乎還是近兩年發生的變化。上世紀90年代初,周邊城市在要不要接軌上海的問題上,還曾經有過猶豫與反復。當時,有的省的學者還曾提出這樣的疑問:到底是誰接軌誰?
這一切已經時過境遷。當年一心一意實施“緊靠上海”戰略的蘇州,如今已成為國內吸引臺資最多的地方。其每年GDP的跳躍速度,過去總讓人驚訝,而現在則已經見慣不怪了。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其他一些沒有及時依托上海發展的城市,至今仍在遺憾上一輪大發展機遇的錯失。
現在,變化就寫在臉上。在許多細節上都能看出長三角其他城市對上海的態度,已經變得從未有過的整齊劃一。
作為江蘇和浙江兩個經濟強省的省會城市,作為長三角城市群中僅次于上海的副中心,南京和杭州也謙虛地表達了同樣的意愿。
南京表示,要把“處理好與上海的關系”和主動“接受上海輻射”,看做是南京有機融入長三角的重要舉措。
而杭州的領導說,從前我們對接軌上海多少有些顧慮,害怕“大樹底下不長草”,現在提出要積極接軌上海,因為“大樹底下好乘涼”。為突出上海,主辦方甚至把長三角“16城市”改稱“15+1城市”。
這樣的變化,其實早在一些旁觀者的預料之中。但很多人有點不解的是,變化何以發生在此時?
在其背后,或許正是上海城市功能的轉型與完善。
近兩年,上海的現代服務業發生了長足發展。1978年,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只占GDP的18.6%,去年上升至51%,城市功能度過一個重要轉折點。
很難想象,如果上海至今只是一個生產汽車、家電的傳統工業城市,其對周邊城市還會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嗎?而正是由于這座城市全面加快了向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邁進步伐,與之相匹配的交通、通信、信息、物流、研發等諸多服務功能都有了較大的突破,才使上海在長三角地區成為毫無爭議的中心和龍頭。
格局二:制造業基地漸趨形成
這個炎熱的夏天,不少長三角居民過得很懷舊。
由于缺電,天黑后,不少城市居民便開始往外搬藤椅,老人們搖著蒲扇乘涼,大人們聊天,孩子們嬉戲。10多年前常見的納涼場面,如今又出現在了街頭巷尾。7、8兩月,滬蘇浙相繼創下用電負荷歷史紀錄。各地電力部門在經受嚴峻考驗的同時,紛紛作出相應對策,以期渡過夏日難關。
缺電問題卷土重來,而且形勢之嚴峻超過往年。表面看起來,似乎完全是連日高溫惹的“禍”。但實際上,這與長三角制造業基地的逐步形成密切相關。
近兩年來,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和接軌上海成為區域合作中的新趨勢,長三角各城市都紛紛提出要做制造業基地。今年以來,浙江的省級“五大百億”工程開始啟動,一大批基礎設施和大工業項目相繼開工,工業園區、制造基地蓬勃發展。城市化、現代化帶動的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業發展及水泥、有色金屬、鋼鐵、化工、建筑材料等相關行業的生產不斷增長,都成為用電的增長點。
與此同時,上海正式提出上海工業新一輪發展的藍圖。其核心內容是:“在上海最需要工業作出貢獻的時候,上海工業步入了發展的最佳歷史時期。制造業在上海未來的發展中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而江蘇的沿江開發戰略也是醞釀已久。在新一輪規劃中,全省400多公里的長江水道和沿線8個城市都被囊括在內,將重點發展裝備制造、化工、冶金和現代物流四大產業。蘇南昆山、江陰等城市,正在成為國際經濟界矚目的“制造業明星”。
雖然不能說許多政府官員熱盼的基地已經形成,但長三角成為中國乃至亞太地區制造業中心區,應只是時間問題。而一般規律是,制造業越發展,對現代服務業就越依賴。因此,在這一新格局中,服務業相對發達的上海,便日益顯示出不可或缺的地位與作用。
格局三:一體化進入競合階段
在長三角,有兩個“算不準”。
一是算不準有多少一體化論壇。由于各種關于區域合作的論壇、峰會太多,有時一個城市內一天要開好幾個,所以幾乎沒人能對會議數量做出精確統計。
二是算不準各地政府招商引資的政策優惠底線。據說,常常發生這樣的情況:一個外商與一個地方已經基本談妥投資協議,但就在簽字前,卻被鄰近的另一個城市拉走了。原因就是對方開出了更優惠的政策。
這似乎是個悖論。一方面,高歌一體化的“合唱聲”越來越響;另一方面,招商引資中的不和諧聲音也是多有所聞,甚至常會出現互拆臺腳的動作。于是,很多人在問:長三角為何如此矛盾?
看上去,長三角似乎在打亂仗。但從更高的層次看,這也許是長三角整合的必經過程。無論是“和”還是“戰”,其實都是各城市在發展壯大的同時,試圖在新一輪一體化進程中占據有利位置。
現在,外界對長三角的擔心多多。但最主要的,恐怕還是區內城市的產業結構趨同。然而,或許不必過于擔心。因為長三角內部的產業趨同雖是客觀存在的,但遠沒有像外界傳言的那般可怕。不能說產業趨同就是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問題所在,關鍵要看趨同的產業內,有沒有具體的產業細分。現在的問題是,大產業的趨同,可能掩蓋了背后的產業細分。更重要的是,這種細分的存在,很關鍵的是因為“市場之手”在起作用。
長三角的冷冷熱熱,甚至爭爭吵吵,很可能將是伴隨這個區域未來長久發展的一種“常態”。關鍵在于,在這種看似不和諧的爭奪中,各城市能否找到其中的和諧之處,并順應市場潮流向這個方向發展,從而找到各自適合的新定位。
在這個問題上,昆山與上海或許是一對最好的例子。雖然城市差異很大,但在競爭與合作中,還是逐漸找到了各自的城市功能定位,在互補中尋覓到了錯位發展的途徑。(高淵)
人民網-華東新聞 2003年9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