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一月九日電 (記者 周兆軍)備受矚目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今天在此間召開,旨在動員全國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記者從中國教育部獲悉,一批高水平大學已經成為中國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中國基礎研究的主力軍、高技術領域原始創新的源頭。
截至目前,在一百八十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當中,依托高校建設的就有一百一十三個。經發改委批準,依托高校建設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達四十二個,占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十五”期間,教育部直屬高校建立了一批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若干個軍工科研生產基地趨于成熟。
“十五”期間,中國高校取得一批標志性自主創新成果,累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七十五項,技術發明獎六十四項。西北大學教授舒德干、云南大學教授侯先光等人主持完成的“澄江動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研究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清華大學等高校聯合承擔的“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中國科技大學的“科學家成功直接觀察分子內部結構”和西北大學的“中國早期生命研究”,分別入選當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北京大學“中國早期蠑螈兩棲類化石研究”的論文,被破格以四個整版發表在國際權威的《NATURE》雜志上。
統計數據顯示,高校作為國家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研究重要力量的地位日益凸現。“十五”期間,高校在“九七三計劃”中承擔了八十五個科研項目,占立項總數的一半以上;“八六三計劃”項目數和經費額保持在全國總數的四成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