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大農村特別是西部山區,許多農民工外出打工后,將年幼的孩子或留給父母,或托付給親戚朋友,甚至讓孩子獨自留在家中。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缺少親情關愛,厭學孤僻。全國人大代表劉明華呼吁,“留守兒童”問題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在劉明華代表所供職的西南大學,一些學生對周邊地區的中小學教育狀況開展了一次調查。結果發現,該校周邊34.2%的農村學生都是“留守兒童”,他們失學、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遠遠超過同年齡段的其他兒童。某鎮2800多名15周歲以下兒童中,父母一方外出的近1500人,父母雙親外出且不能有效管護的有412人。在全國,“留守兒童”總計2290萬人。
據介紹,“留守兒童”因缺乏父母的關愛和培養,往往容易患上種種心理病癥,如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棄;上進的觀念淡薄,認為沒讀過多少書的父母也能天南地北地掙錢,于是厭學甚至逃學。
劉明華代表說,在教育“留守兒童”的過程中,學校、家庭都面臨著許多棘手問題,其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家長的溺愛放縱;二是由于缺乏管護,難以保證安全;三是“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大多是爺爺奶奶,隔代管教,不易監護;四是由于缺少家庭的有效管教,難以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
這位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因地制宜,適時調整學校布局,積極探索新的辦學模式,在兒童集中的地方有計劃地籌建幼兒園和寄宿制中小學,讓“留守兒童”得到應有的教育、管理與關愛。要為他們的教育、管理提供一定的經費保障,將“留守兒童”中的貧困生納入重點資助對象。
同時,各級政府還應鼓勵社會力量創辦“留守兒童”托管中心,引導孩子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要形成政府、社區(村)、學校、家庭四級聯動的教育網絡。(記者李國)
|